四月美國對東南亞四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柬埔寨)太陽能板課徵進口關稅調查,衝擊美國公用事業太陽能安裝需求,負面消息(1)若DOC認定違規將對這些地區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徵收50%~250%關稅;(2)美商務部最快將在今年八月底完成調查,並可能在2023/01做出最終決定,最終將在兩年公佈實際稅率及金額,意味在2025年前完整的政策才出台,這段期間產業界在採購方面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台廠是否有機會接到轉單,仍有待觀察。

茂迪第一季EPS 0.12元,展望第二季,因新設備進駐對產出有部分影響,但新產品效率高,第二季獲利可望再提升,而新產線TOPCon預計第三季取得認證,可望迎今年國內4成以上的太陽能系統市場的強勁需求成長。Q1營收雖略低於去年同期但獲利卻遠優於去年Q1, 主要原因:1.去年Q4茂迪將大陸馬鞍山部份不具競爭力的電池設備write-off,雖降低了營收但卻減輕了負擔。2.大陸模組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同時針對新訂單提供樣品給客戶驗證而影響產出,這部份在三月已獲得客戶認證並開始出貨且已取得年度訂單。3.部份台灣客戶受到施工延遲及物流公司工安事故而影響出貨,這部份會在今年Q2/Q3陸續出貨。展望今年,大尺寸的Topcon模組預計將於Q3取得認證,將為營業活動增添動能。

聯合再生第一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6.8億元,合併毛利率為16.1%,較2021年同期大幅提升17.6%,主要原因係太陽能產品生產績效顯著改善且公司經濟規模持續擴大,單位生產成本降至歷史低點,同時台灣市場需求強勁,產品價格維持健康水位,原物料成本掌控得宜,同時毛利率較高的太陽能系統相關營收增加。

聯合再生今年將投入新產能大尺寸電池M6(166毫米)與M10(182毫米)產線,擴產後台灣太陽能電池產能將達1.3GW,預計將在第三季量產。模組產線也將同步進行大尺寸的升級與優化,總產能將達1.2GW。太陽能系統穩定成長,對公司獲利一向貢獻穩定,今年新併網案場規模約140MW,系統獲利將持續擴大,為公司貢獻至少20年固定電費收入且有效提升聯合再生獲利狀況。

#聯合再生 #太陽能 #茂迪 #影響 #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