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代表國民黨挑戰高雄市長陳時邁的人選不斷浮現,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表示,高雄這一局要贏的可能性確實渺茫,因此輸贏的定義,應該是透過市長候選人的能量催出投票率,讓議員席次「多當選1席以上」,只要市議員贏得夠多,市長才有可能當選。

國民黨高雄市長人選的鋪牌,目前被點名的可能人選,除張亞中,還包括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金門立委陳玉珍、高市前副市長李四川和葉匡時等人。

張亞中今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一般人對選舉的想法都是母雞帶小雞,思考找出最強的市長人選,來幫忙贏得市議員的局,也就是市長優先,議員跟著走。只是,高雄這一局,大概要贏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了。

因此,張亞中表示,高雄「贏」的定義,應該是設定為讓高雄市議員能多當選1席以上;而市議員想要多當選,投票率就很重要,也就是看哪一位市長候選人能把票催出來,而且能把自己當選市長看得更重要。

張亞中解釋,年底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的責任就是保護市議員,自己市長選舉成功不成功是其次。就好像軍隊,如果目標是為了讓自己攻城掠地,那當然要打頭陣;但今天若是要讓所有成員撤退,市長候選人就應該殿後,即便自己戰死也沒關係。

張亞中強調,如果高雄的贏是要讓市長當選,那提名過程就該採全民調,看誰能既藍又綠,拿下最多選票;但如果高雄的贏,是要讓更多議員當選,那就必須看市長候選人的議題操作能力,這樣才可能讓「個性藍」及潛在選民出來投票;如果能讓市議員贏得更多席次,屆時,市長也才有可能當選。

張亞中說,如果他參選高雄市長會踩死小雞,那麼,國民黨祕書長黃健庭日前到高雄市議會與黨籍議員做的民調,就不會由他獲得最高支持。

對於高雄市政的未來,張亞中點出大方向說,就是讓高雄成為創造和平的城市,因為只要大環境不好,別說整個台灣,高雄能好嗎?所以高雄絕對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而在這方面他有非常強的論述。

張亞中強調,所有市政藍圖都已準備好,對他來說,這不是困難的問題,不需要找學者專家寫白皮書,東西都已在腦海,「如果我沒能力,當初我出來選黨主席做什麼?除了被抹黑、抹紅,我是吃飽沒事做嗎?」他強調,如果對台灣沒有相當的懷抱,是不會出來做這些事的。

#張亞中 #高雄市 #當選 #市議員 #九合一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