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台各地有46個海洋保護區,但散落於多個法規之中,難以整合,也有部份的海洋保護區淪為表面,有環保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發起連署呼籲行政院應在2022年核准《海洋保育法草案》,近日也已有超過5000人連署。

「紙上公園沒有用,需要更嚴格的法令」,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鍾孟勳表示,雖然全台灣已劃設46個海洋保護區,但因散落在各法規中、規範不一外,也沒有長期監測資料、執法紀錄,致使台灣的海洋生態仍有很多危機,而海洋委員會早在2年多前就預告「海洋保育法」並送至行政院,但目前卻一直卡在行政院,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郭鴻儀說,海洋是全球暖化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海洋可以調節溫度、空氣,海洋碳匯甚至比起陸地碳匯更多,一旦海洋生態崩毀,儲存的碳將會排放至大氣中,因此不只要綠能轉型,更要回到以自然為本的方式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

台北今天可能會達39度、歐洲多日達40度以上,不能只看綠能轉型,應回到IPCC所提要回到腑自然生態為本、解決方案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也是IPCC的方法,回到以自然為本面對氣候變遷,而不是透過開發調節氣候變遷。

獲得多項國際攝影大賽肯定的臺灣水下攝影師吳永森,也將從即日起至29日,偕同綠色和平於光點台北舉辦個人攝影展「捕捉的界限」,不單是為了讓更多人看見迷人的水下世界,更希望臺灣盡快制訂《海洋保育法》,邀請更多民眾附議支持,保護臺灣海洋生態達到真正的永續。

#海洋保護區 #海洋保育 #海洋生態 #全球暖化 #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