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受到全面經濟制裁,但總統普丁靠著經濟壁壘措施,降低對國內的衝擊,盧布在6月底一度升至2015年7月後的新高,國內通膨率也逐漸下滑。對此,有專家認為,即使如此,俄羅斯經濟的長期缺陷仍難以解決,包括戰爭使得國內知識水準下降,國外投資驟降等問題。

曾擔任投資銀行分析師的路透社專欄作家Dasha Afanasieva表示,市場認為俄羅斯經濟會馬上崩潰的判斷是錯誤的,5月GDP比去年同期下降4%,但失業率也降至歷史新低,貿易進口量下滑也讓俄羅斯的國庫盈餘在第二季創下歷史新高,達到700億美元。

俄羅斯央行靈活的貨幣管制政策也讓國內的衝擊減低,戰爭爆發後,盧布出現重挫,但央行升息至20%並進行資本控制防止銀行出現擠兌潮,盧布也跟著反彈,上周央行也將利率下調2碼至8%。

帳面數據看似美好,但Dasha Afanasieva認為,俄羅斯經濟有長期問題難解決,長期以來,當局的腐敗與藐視法治的態度一直減緩來自國際的投資,戰爭也加速俄羅斯人才的流失,造成勞動人口下滑也讓勞工變得更為貧窮,整體知識水準也會下降。

此外,受到西方制裁後,俄羅斯希望透過國內的產業自給自足,Dasha Afanasieva卻認為這個想法難以達成,即使在全球經濟穩定的狀況下都充滿困難,過去普丁執政期間也都沒有做到。

#俄羅斯 #普丁 #盧布 #俄烏戰爭 #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