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趨緩,但國內近日接連出現BA.5個案,其中高雄造船廠群聚累計17例確診,新一波疫情將至?臺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認為,BA.5雖然可能造成突破性感染,會引起一點點小波瀾,但不至於上升到好幾萬例的大規模疫情。
國內前天(25)新增1萬6921例本土個案,創下今年4月30日以來最低,但昨天(26)就回升到2萬4790例,許多民眾的心情也隨之上下起伏。李秉穎今天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被問到「台灣疫情過了沒?」他打趣表示「基金有賺有賠」,疫情流行趨勢也會有上有下,絕對不是平滑曲線,就像一個丘陵,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會花比較久一點。
李秉穎指出,台灣的疫情曲線和澳洲、紐西蘭相似,他們大約1到1.5月就上升到最高點,之後3、4個月都還在平緩下降,下降速度蠻慢的,進入平原期,台灣好像也類似這樣。至於台灣本土個案是否還會回升到3萬例以上?他笑答「有可能會,也有可能不會」。
近來Omicron亞型BA.4、BA.5變異株在全球竄升,國內也出現第二起本土社區感染,為高雄造船廠員工,相關個案已累計17例,正在進行基因定序。李秉穎認為,BA.5和其他變異株都是一樣的,再怎麼變大概都是輕症,沒有看到毒性增加的情形,但它會造成突破性感染,可能引發小規模疫情。
李秉穎以美國為例,目前BA.4、BA.5佔確診個案的9成以上,在這兩種變異株出現之前,疫情曲線是一個大波,BA.4、BA.5出現之後,有一個非常小的波,然後就回到平坦,預期BA.4、BA.5在台灣可能會引起一點點小波瀾,但不至於上升到好幾萬例的大規模疫情。
不過李秉穎提醒,每一波疫情大約會有2到3成的人感染,台灣還是有很多沒感染又沒打疫苗的人,尤其秋冬有利於病毒傳染,因此不能預期說這一波過去就完全沒事,未來還可能有其他小規模疫情出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