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疫情期間漫長的「停停復停停」課之後,許多父母對於暑假的到來難免過於操心,擔心孩子沒事做,暑假期間都在玩電腦、手機,開學後課業落後一大截,或擔心活動安排太多,孩子沒有足夠休息,引發親子衝突。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師葉佳姍表示,暑假期間仍要讓孩子維持固定作息,一來有助於身心健康,二來可幫助孩子順利銜接開學的日程,另外建議家長可與孩子討論訂定日常生活作息表,視覺化提醒孩子每日該做事項,對於比較沒有彈性及自閉症孩童來說,視覺化作息表給予很重要的「預告」功能,亦能使組織規劃能力、記憶力比較差的孩子練習自我管理。

除此之外,在暑假期間建議多安排一些活動,像是可以在容易昏昏欲睡的上午安排動態活動,例如散步、在公園遊戲、體育課程等,對於運動量大及過動症的孩子,固定安排動態活動更是不可或缺。

靜態活動則建議安排在下午,例如玩桌遊、勞作、畫畫、看書等,可促進孩子精細動作協調發展及發揮創造力;另外也可以透過做家事,讓孩子從中獲得活動量,並練習規劃組織及動作協調等能力,也可感受自己對環境及家庭的貢獻。

訂定寫作業時間,鼓勵孩子依預定規畫認真把作業寫完,養成好習慣,若孩子學習期間課業跟不上,也能在暑假安排少量多餐的複習及預習,針對不足科目一次一點加強,讓孩子能按自己步調學習。

明訂自由時間,讓孩子自行選擇想做的事。允許孩子在大人可接受的範圍內使用手機及電腦,可讓孩子有掌控感,也減少親子衝突,不過要特別注意3C使用,建議一天不超過兩小時。

特別制定親子的特殊時光,在一天中找一段時間擁抱孩子,和孩子聊天、玩遊戲或看書等,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及關注,而這也常常是孩子情緒穩定的基礎;也可依據孩子的喜好共同訂定旅遊主題,例如主題式旅行、營隊等,討論家庭出遊的地點、行程、要攜帶的物品等,和孩子一起出遊探險。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張介信院長指出,最重要的是在暑假活動過程中,幫用心過暑假的孩子及自己拍拍照、留作紀錄,這一步步努力的足跡,都會是多年後回顧起來非常珍貴的回憶。

#孩子 #活動 #暑假 #期間 #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