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平均每天約8人死於乳癌。醫師指出,目前國內仍有5%乳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是第四期,幾乎無法治癒,如果能及早透過篩檢揪出病灶,早期乳癌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國民健康署提醒,有篩有健康,45歲以上、未滿70歲女性務必接受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

乳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有1萬多名新發生病例。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45到69歲為女性乳癌發生高峰,因此國健署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篩檢,根據國內外實證,可降低41%乳癌死亡風險、3成晚期乳癌發生率。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凡是45以上未滿70歲女性,或是有乳癌家族史(母親、女兒、姊妹、祖母或外祖母曾罹患乳癌)的40到45歲女性,國健署補助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近兩年篩檢量減少約2成,提醒所有符合資格的女性朋友都按時來檢查。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醫師賴亦貞說明,早期乳癌通常以微小鈣化點呈現,通常自己摸不到,需仰賴乳房攝影揪出這些鈣化點,只要及早發現,治癒率可達9成以上;如果乳房篩檢結果有異狀,也不須太過緊張,但務必盡快預約乳房外科門診,進一步檢查診斷。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曾收治一名40多歲女性,3年前因為乳房攝影疑似陽性來看診,局部放大乳房攝影結果有顯微鈣化,但後來沒有依醫師建議接受乳房攝影定位立體切片檢查;直到今年3月,患者因為全身痠痛求助其他科別,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全身骨骼、腋下和頸部淋巴。

陳守棟感慨,當時乳房篩檢發現鈣化點,只要進一步做切片,就能確認是否為原位癌,大部分都可以治癒,但短短幾年鈣化點變成腫瘤,甚至轉移全身,實在很可惜;目前國內約有5%乳癌患者診斷時已是第四期,幾乎無法治癒,這也是為何要不斷提倡乳房篩檢,就是希望幫助患者早期發現。

賴亦貞提醒,乳房X光攝影檢查當天,應避免在乳房和腋下塗抹乳液、爽身粉或止汗劑,因為乳液可能導致檢查時難以夾住固定胸部,而爽身粉和止汗劑含有金屬成分,可能影響檢查判讀結果,甚至醫院會請民眾重新受檢;並且請穿著方便穿脫的上衣、切勿著連身衣物,以免在檢查過程中造成不便。

#檢查 #乳癌 #乳房 #篩檢 #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