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幅削減北溪管線的供應,導致歐洲陷入空前能源危機,而俄羅斯原先的天然氣產能則轉向印度、大陸等亞洲市場。然而,國際能源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則直言,俄羅斯將輸掉與西方的能源戰,由於流向大陸和印度的新管線短期內無法完成,俄羅斯要在短時間找到取代歐洲的買家,是在癡心妄想。
比羅爾周五(28日)接受歐洲新聞台採訪時表示,在戰前,俄羅斯對歐天然氣出口佔總體約65%,石油出口則為55%。他說,「歐洲是目前為止俄羅斯最大的客戶,而俄羅斯永遠失去了它」。
對於俄羅斯是否能夠找到其他買家來頂替歐洲,比羅爾直言這並不容易,因為俄羅斯天然氣很大一部分來自西伯利亞,並透過管線流向歐洲。他估計,建設流向大陸和印度的管線大概要耗費長達10年的時間,且需要投入龐大的技術和投資。
比羅爾說,你並不是在菜市場賣洋蔥,是在出售天然氣,這是完全不同的業務,「因此俄羅斯想要取代歐洲天然氣出口,就短期來看,是在做白日夢」。
針對全球能源市場,比羅爾近日警告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他說目前全球處在「真正的」能源危機,「我們的世界從未經歷過如此深層又複雜的能源危機」。
另外,比羅爾雖然認為歐洲在即將來臨的冬季不會出現重大損失,但提醒一個前提是冬季不會太長且太過寒冷,以及不會有任何太大的意外。相較之下,他對明年和2024年的冬季更擔心,主要是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缺口持續影響外,還有大陸經濟復甦所帶動的需求,以及液化天然氣市場供應緊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