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蕭茲今日展開任內首次訪華,不過此行顯然備受爭議,不少專家質疑蕭茲的作法無疑是將短期利益置於德國對華戰略,更可能讓歐盟對中國政策的統一戰線出現裂痕。
「德國之聲」報導,蕭茲此次訪華行程飽受批評,因為德國和歐盟各國普遍認為蕭茲將短期商業利益置於對華戰略及歐盟團結之上。
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亞洲計畫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就直言,蕭茲決定進行這次訪問,顯示了他對德國商業發展的短視近利,其優先次序遠大于任何幫助歐盟團結的考量。
德國反對黨基民盟的外交政策專家洛特根(Norbert Röttgen)也在推特上寫道,蕭茲政府只是繼續將大公司帶來的利潤作為短期籌碼,忽略了長期依賴中國要付出的成本代價。
此外,報導認為,有一部份的人認為,蕭茲單獨訪華可能會削弱他與中國領導人會談的能力,他應該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一起前行,體現歐盟的團結精神。但馬克宏和蕭茲迄今仍難以在中國議題上達成共識。
路透社引述不願具名的法國和德國政要人士消息指出,馬克巨集曾向蕭茲提出一起訪華的建議,共同抵制他們認為中國試圖以一敵百的企圖。但據傳,蕭茲拒絕了馬克宏的提議。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柏林辦公室訪問學者巴爾金(Noah Barkin)認為,「分別前往北京的效果並不理想。」但他也表示,在3年沒有當面接觸,以及歐盟與中國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決定出訪北京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巴爾金表明,在11月的20國領袖峰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舉行雙邊會晤將更有意義。這些單獨的北京之行將引起歐洲和其他盟友國的懷疑,認為德國和法國在追求它們自己與北京的合作議程。
他強調,「對於蕭茲和馬克宏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北京把德法兩國玩弄於股掌之間。不然這將成為歐洲多年來努力發展統一戰線後的重大挫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