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9日下午1點48分病逝,震驚兩岸網友,表達不捨。團團一早出現3次癲癇,最終醫療團隊決定麻醉後,讓團團在睡夢中離世,至於這是否算安樂死,動物園也做出回應,是名詞上的不同。

「團團」晚年飽受腦部腫瘤所苦,昨天到今天7度癲癇發作,動物園於麻醉後進行CT斷層掃描,根據數值判斷團團的病況已經不可逆,也無法再有品質地自主生活,考量動物福祉後決定含淚放手,讓團團在深層麻醉狀況下離世。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團團狀況較為複雜,在人身上相對容易做到的事,對於野生動物較不容易,尤其是深度麻醉,其實在麻醉照CT當下,就已經決定,如果結果顯示狀況不樂觀,「就不再耗費額外功夫讓牠醒來」。

至於這樣是否算安樂死?曹先紹解釋,大家常聽到不同名詞,例如人道處置、安樂死,考量到動物園有無能力提供給動物們足夠的福祉,若無法提供,動物過得相當痛苦時,就會啟動人道處理,也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安樂死。

#團團 #安樂死 #台北市立動物園 #麻醉 #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