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開始溜滑梯,越來越冷,彰化縣和美番雅溝橋下出現大量魚屍,讓民眾懷疑,不知是冷死還是被毒害,彰化縣環保局前往採樣,初步研判為水中溶氧偏低,造成魚群集體暴斃。專家指出,水中溶氧是水質指標,偏低是水中有機質太多,也可能水溫驟降,倒置底層低溶氧水體與表層水交換劇烈,造成溶解氧含量急遽下降。
議員賴清美16日接獲番雅溝魚群橫屍遍河床的通報,民眾都表示看得怵目驚心,難道就冷了一點,魚群就凍死嗎?也要求要盡速清理,放置太久,恐怕引起公共衛生的疑慮。賴清美也擔心是否水體有遭汙染,抑或真是天氣太冷所致,彰化縣環保局會同彰化縣政府水資處即刻派員前往進行水體採樣,量測水質pH 及溶氧,檢測結果:pH 為7.46 、水溫22.3度C、溶氧為2.76。
環保局表示,從檢測數據來看,水溫不至於到凍死魚地步,溶氧量確實偏低,一般而言濃度愈高代表水質狀況越好,一般水溫越高,溶氧量會越低,天氣明明都降溫了,還出現這種現象,只能說明水中有機質多,導致細菌滋生,用掉大部分溶氧,未經處理的畜牧廢水或都市汙水都含有大量有機質,但也可能是天氣變化,水溫驟降,導致底層低溶氧水體與表層水交換劇烈,才造成溶解氧含量急遽下降,造成魚群集體暴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