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缺水嚴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天視察曾文水庫時宣布,3月1日將成立中央旱災應變中心,且調整南部各縣市水情燈號,透過串聯、共享南部水資源,強化延長供水韌性,穩定供水,盼度過這次挑戰,也希望能度過五月梅雨季節,甚至6、7月以後的颱風季節。
鄭文燦今天在台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立委陳明文、蔡易餘、經長王美花及水利署長賴建信陪同下,視察曾文水庫瞭解供水調度情形。
鄭文燦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目前總共蓄水量是1億5,000萬噸,蓄水率大約是26%,這是南部供水的樞紐,有必要進行抗旱計劃。他說,針對嘉南灌區,第一期水稻部分已經休耕停灌,補償金每公頃9萬6,000元。
他說,3月1日會成立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且會調整南部各縣市水情燈號,並進行調度、備援、節水、多元供水及水庫整備等5策略。在農業供水部分,從濁水溪中水南調支援嘉義,未來曾文水庫到南化水庫的供水幹管,一天可以供應到南化水庫80萬公噸,預計在明年完工,對大高雄地區用水會有幫助。
鄭文燦說,這段時間春耕的雜作,希望用精準多元的供水,包括河川取水,及地下水井的方式,讓嘉南地區春耕雜作,可以完成供灌,包括稻米、高梁、甘薯等等。另外要從甲仙堰在農耕無虞情況下,分時段供水到南化水庫,讓南化水庫蓄水量可以增加,總之包括備援計畫,所有的回收水也要拿來運用,包括用在消防用水、清潔用水跟澆灌用水,也包括工業節水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比例。
鄭文燦說,目前橙燈燈號是採取減量供水,還沒有達到分區供水情況,政府希望能讓供水韌性可以延長,能夠度過5月梅雨季節,甚至到達6、7月以後的颱風季節,這段時間水情真的吃緊,他當市長八年,曾遇到過兩次大規模的停灌休耕,這次行政院會充分支援南部各縣市缺水情況,度過這次的挑戰。
水資源是國家的資源,鄭文燦強調,調度計畫從南到北都要做,目前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到新竹縣部分,已經做到桃竹的第2條幹管聯通計畫;同樣的中部到嘉義的調度計畫也要進行,全台的供水韌性一定要大幅提高,政府對這類預算一定會寬列與支持。
水利署長賴建信簡報表示,去年南部降雨是30年來最低,水利署於去年8月即啟動防旱作業,為因應後續南部地區春雨不至及梅雨晚到的可能性,已推動「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並串聯南部地區水資源共享,預期4月底前可增供每日13.6萬噸水源,以降低旱象的衝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