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在德國德勒斯登市(Dresden)的晶圓廠於周二舉行動土儀式,馮德萊恩說,歐洲的目標是到2030年全球晶片生產市占率翻一倍,拉高到20%。但她警告說,歐洲在原物料上仍過於依賴單一的供應商,特別是矽金屬有76%是來自於中國。
歐盟在上個月通過了430億歐元的晶片補貼計畫,希望能確保零組件的供應。此前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晶片供應中斷,進而阻礙了手機、汽車、電冰箱等所有產品的生產。
馮德萊恩在周二的演講中說:「我們正在經歷地緣政治風險的急劇增加。因此,我們歐洲人加強我們最重要產品和技術的供應鏈,是至關重要」。
英飛凌預計,這家耗資50億歐元的半導體工廠將在2026年投產;該工廠也是英飛凌史上最大規模的投資。
其它晶片製造商也在德國進行投資,包括美國的Wolfspeed正在Saarland邦建立工廠,要投資27.5億歐元;英特爾正在Magdeburg市建立大型工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