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台西鄉藝術家丁仁桐,因2020年起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社會不安,想起小時候各宮廟符咒可為大家帶來平安,因此萌生畫符咒祈求幸「符」的念頭,今年利用半年時間,以雲林各宮廟大小符為藍圖,創作30幅大型符咒畫,希望藉此為台灣消災解厄,同時傳承符咒文化。
丁仁桐為台西藝術協會創會會長,在雲林沿海偏鄉致力推廣藝術文化,作品記錄家鄉人文風情、歷史文化,他表示雲林廟宇眾多,台西鄉以近海漁業、水產養殖業為主,靠天吃飯,宗教信仰是許多人的精神寄託,鄉內宮廟逾百間,從小就經常接觸宮廟文化,因此對於各廟宇的大小符咒印象深刻。
丁仁桐利用半年時間,蒐集台西安西府、麥寮拱範宮、北港朝天宮、北港武德宮、四湖海清宮等各廟宇符咒,作為創作藍圖,加上自己的藝術靈感,畫出30幅大型符咒畫,將於本月7日至22日在北港文化中心展出,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符咒文化。
丁仁桐說,早年物資較為缺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迎請神尊回家供奉,因此以神明令牌、符咒代替,經常可見民眾把符咒貼在家裡除邪鎮煞保平安,外出、當兵、考試、創業,也會到宮廟祈求符咒隨身攜帶。但隨著時代變遷,這個習俗已逐漸消失,年輕一輩對於符咒文化相當陌生,有必要加以傳承。
丁仁桐指出,民間信仰建立在人們的需求上,傳統社會中,有事就找神明尋求解方,有困難就找神明喊救命,其實民間信仰也是文化藝術的根本,大小符咒上的文字、線條、神像極具藝術美感,也充滿意涵,記錄許多在地文化,希望藉由此次創作,讓大家更了解符咒文化,並為台灣帶來幸「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