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蘭表示,8吋碳化矽晶圓到2026年的出貨量就會高於6吋,這和2年前的預期是差距很大的。8吋目前成本高於6吋,因為8吋量還不夠大,新機台沒到位,切磨拋技術還只能用6吋的,因此不是最有效益的方式;但大家都往8吋去走,是因為8吋的價格趨勢會向下,且片子愈大的生產效率會愈好。8吋碳化矽目前以車用的客戶催貨最緊。
至於在生產基地方面,徐秀蘭表示,8吋碳化矽晶圓初期會以台灣生產為主,而磊晶則會在美國;長期8吋碳化矽晶圓和磊晶的生產會由現在的「1+1」,轉變為「2+2」,也就是各自再增加一個國家的生產基地。目前8吋碳化矽晶圓長晶切磨拋是在台灣,未來會再增加一國;而磊晶除美國外,未來會在日本或義大利中挑選一個。而「2+2」的規畫,最快要到2025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