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1日舉辦記者會提醒民眾,勿將姑婆芋當成芋頭食用,更舉出北部度假酒店近期誤拿姑婆芋葉片當餐盤,導致2位民眾中毒的案例。但有網友指出,食藥署實際展示的植物,其實是可食用的千年芋,並非有毒的姑婆芋,對此食藥署今天承認誤採植物,感謝網友指正並虛心檢討。
食藥署表示,姑婆芋又稱為山芋、觀音蓮及天荷,是臺灣常見的低海拔植物,全株有毒,民眾容易誤認為芋頭,食入數分鐘後會引起喉嚨疼痛、口腔麻木、燒痛、潰瘍、失聲、吞嚥困難、唇腫、胸悶及胃部灼痛等症狀,若皮膚接觸到汁液則會引起搔癢及刺激感。
食藥署昨天在記者會上特別準備兩株植物,說明姑婆芋和芋頭的差異,但遭臉書粉專「胖胖樹的熱帶雨林」打臉,食藥署採的是可以食用的千年芋,不是臺灣原生有毒的姑婆芋。該粉專指出,千年芋又稱山藥芋,來自拉丁美洲,可以食用,同屬天南星科的還有大野芋,對一般民眾來說,確實很難區分。
對此,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回應,千年芋與姑婆芋外觀極為形似,採集展示葉片時,因不識千年芋而誤採,「針對網友指正,本署表達感謝並虛心檢討,日後將務求謹慎」。他也再次呼籲民眾,不採食路邊不明植物,以避免發生食品中毒。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