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營造業缺工問題,政府兩度放寬公共工程聘僱移工門檻,繼2020年3月將原本百億計畫門檻降為10億元後,又再調降至1億元,且同一雇主同時承建二個5,000萬元工程得合併申請。
後續民間工程申請移工規定也將放寬,放寬個別工程金額門檻由10億元調降為2億元,1億元以上工程可合併申請,並開放增納具公益性工程類型規定可申請移工。
勞動部官員坦言,營造業的勞動力需求與一般製造業需求不同,業者與工班之間屬於「承攬關係」,並非製造業常見僱傭關係,對於各類工班常會有地域性、工程類別,甚至還會有「師徒制」的排他性,讓尋找工人更加困難。
再加上有些工班會擔心營造商會有欠款、落跑等情況,大多不會接不熟悉的營造工程,讓營造業缺工情況更為嚴重。旦官員說,這些都不足以成為讓一般住宅與商辦可開放申請移工的理由。
學者透露,其實營造業目前不是缺工,而是缺「便宜的工」,當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就會變成營造業勞工、工班握有選擇權,可以向一些高知名度、有保障業者,例如半導體龍頭大廠台積電建廠工程等靠攏。
學者建議,現在的供需問題也給台灣營造業者一個思考機會,去思考未來是否應該要調整產業生態,反轉營造業就是粗工、低薪的刻板印象,以吸引更多國人投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