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祭出北約東擴、欲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之舉後,如今俄羅斯反推動烏克蘭東部親俄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區獨立,等同在原本即是歐俄地緣政治緩衝區的烏克蘭裡,再設下「國中之國」的緩衝區。此舉既不像2014年直接吞併克里米亞一樣刺激西方,也把是否發動戰爭的球再度丟回美國及基輔政府的手裡。衝突是否進一步擴大,端看基輔是否會強硬派兵收復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武裝控制區。
烏克蘭親俄政府在2014年2月在西方支持下倒台,但烏東親俄民兵持續與親西方的基輔新政權交戰,導致烏東與俄交界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宣布獨立,自此烏東親俄民兵與基輔政府軍之間衝突不斷,並持續至今。同年克里米亞也公投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
自2014年坐擁克里米亞半島後,俄羅斯黑海艦隊行動範圍不再被鎖死在亞速海,能隨時進出地中海,衝擊歐洲國家戰略安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則不斷東擴、擴大成員國應對,以抵銷俄羅斯戰略影響力,直至今年欲推動北約納入烏克蘭、引爆此次烏東危機。
烏克蘭若加入北約,歐洲各國及北約美軍形同直接與俄羅斯接壤,是俄羅斯絕對無法接受的條件。美國對此心知肚明,如此推動除了意欲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外,也有想藉此吸引全球資金回流美國、解決美國通脹問題,以助拜登政府在中期選舉獲得優勢之機會。
俄羅斯承認烏東兩地獨立加以應對,進可攻、退可守。進可將此兩地如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退當作與北約新的緩衝區,作為與美歐談判的籌碼。美俄如今過招都已達到部分目的,唯一不能接受的即是正在被分裂的烏克蘭,基輔政府是否派兵收復兩地,及美歐對其有多大的支持力度,將決定後續歐亞大陸局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