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通前後說法對照表
陳明通前後說法對照表

國安局長陳明通再發聲明指「先修正林智堅論文再交給余正煌參考」,2名學生都沒有抄襲問題。學者表示,陳明通的說法難說服學界,不但未能替余、林解套,還自證己罪,台大應先調查陳是否違反學術倫理。

台大國發所退休教授杜震華分析,林智堅國發所的碩論,在最重要的研究概念和研究方法,至少有7處和余的論文相同,分別是在「摘要」8-9頁、9-11頁、11-12頁、13頁、14頁、15頁,字數各達151字、667字、564字、422字、199字、205字、178字,雷同率高達88%。

杜震華說,林與余的結論敘述都一樣,只有數字不同,研究建議更是只有局部差異。他表示,學界論文就是「先發表先贏」,就像專利權,首個發表者取得專利,後面的人未經同意使用相同技術,就是侵權。

杜震華表示,陳直接將資料給學生,等於剝奪學生訓練機會,而這起事件最有趣的是余正煌的指導教授李碧涵至今神隱,看著學生的論文被抄襲,「為什麼都陳明通在講?這像話嗎!」

他質疑李碧涵很可能是幫忙掛名當陳明通子弟兵的指導教授,但李至今完全沒有承擔身為老師的責任,「出個名而已嗎?可以這樣幹嗎?」

文化大學大傳系主任王翔郁指出,學術實務上不能有2本論文這麼高度相近,又未適當引用及註明出處。陳明通聲明未回答此事爭議,反而意圖模糊焦點,這救不了他的學生。

王翔郁說,陳明通坦承拿林智堅的資料給余正煌,簡直是自證己罪,讓人懷疑陳明通有個公共模版,讓學生寫論文時填空,外界可以合理懷疑他在量產論文,涉嫌違反學術倫理,台大應調查。

另名國立大學教授更直指陳明通縱容相互抄襲,為搶救林智堅,不惜犧牲自己,將責任攬在身上,已沒資格當老師。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則說,余正煌的論文研究「林智堅」,林智堅的論文研究「蔡仁堅」,2人研究不同政治人物,寫出2本論文,怎麼會分析與結論行文都高度相似?

#指導教授 #林智堅 #自證己罪 #學生 #陳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