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四大公投案投票,民進黨斬釘截鐵的說四個不同意,國民黨喊出四個同意,但地方諸侯們對核四商轉有所保留,也未見朱立倫拿出黨主席的架式來,搞不好是在唱雙簧。民進黨側翼時代力量與基進黨步調不一,基進黨跟著主子走,絕對效忠四個不同意;時代力量這回要走自己的路,三項同意一項不同意,不同意的是核四商轉。
民眾黨要彰顯跟國、民兩黨的不一樣,黨籍立委在街頭喊出兩好兩壞,不同意核四商轉與公投綁大選,但追隨者似乎不支持;黨領導人三不五時的被媒體追問,每次說法都不太一樣,曾經說過兩好,即同意護藻礁與反萊豬,對於核四商轉與公投綁大選不做任何「指示」,讓支持者自己選。他指出,公投選項核四跟三接、藻礁兩個互相矛盾,「難道真的要用愛發電嗎?」他後又改為兩好一壞,再度明確的反對核四商轉,原來他還真的認同「愛可以發電」。柯文哲做此宣示時,還是調侃自己一下,核四不蓋後面有一大堆問題,像是電費漲價、用電量等問題,「民進黨每次都只講美好的一面,不美好的都不說」。他又說"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喊太快,核電的12%,綠能要從5.4%增加到20%,若寫不出流程圖「就是屁話」,且台灣耗電最大在夏天、風最大在冬天,儲能又有困難?即使改用天然氣補足發電缺口,電費也一定會漲價,「難道台灣每戶一年電費要加3萬多元嗎?」
柯文哲坦承,自己支持保留藻礁的心情,多少是為了「懲罰民進黨」,老是政治凌駕專業。他反對核四商轉,但他很清楚告訴大家,沒有核四商轉前提下的護藻礁,是「很好笑」的事。簡單的說,面對公投的議題,柯文哲都不知道該怎麼辦。11月7日柯文哲在參加民眾黨舉辦的公投講座新竹場受訪時,強調公投重點應在於討論、解決問題,還說現在藍綠是四個叉、四個圈,民眾黨不想一樣是圈圈叉叉,認為「公投不是那種造勢場喊凍蒜」,喊那沒效!這次他說到了重點。依法,一個真正民主的政權必須執行公投的結果,結果當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應該是公投投票前的討論過程,討論可以讓民眾了解公投案的實質意義,以及對個人與國家社會的影響,討論的過程有助於化解對立,也降低公投通過後執行的阻力。但在目前政黨爭先恐後的介入公投,已經壓縮公民團體論述公投議題的空間,也戕害了公投的過程。
四個公投案中,核四商轉與護藻礁都與國家能源政策有關,最讓政治人物不知所措的就是核四商轉公投,偏偏該案的公投結果會對台灣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民進黨蓄意曲解2019年「以核養綠」公投的真義,拒絕放下非核家園神主牌,暴虎憑河的電力政策已將台灣的電力系統帶入泥沼。台灣電力系統有5個問題,缺電、漲價、空汙、減碳與國安。
核能發電的特質,燃料體積小、重量輕,運輸貯存方便;即使不添加燃料,亦可長期運轉。核能發電燃料鈾的採購成本占總發電成本比例低,發電成本穩定。核電廠一旦興建完成,其發電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核能發電不靠燃燒產生能量,故發電時不會造成空汙與排放二氧化碳。與燃氣發電比較,一座核四廠每年可以減少1000萬噸的碳排。即使2025年能夠完成20%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剩下的80%還是會排碳的化石燃料啊!以目前的科技能力,及台灣的地緣政治狀況,沒有核能發電,除了花錢買碳權外,看不出來如何訂出讓人信服的規劃,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網路上的資料,目前歐洲碳權每公噸35歐元,以此價格計算,核四商轉可以少支出3億5千萬歐元買碳權。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發電方式,也各有其優劣,國家電力政策必須是各類型發電方式的組合,降低能源對國家安全風險的衝擊,風險與災難不一樣,風險是有可能發生的災難。使用核能有電廠安全與核廢料處置的風險,但如果核四不營運,同樣會對台灣帶來其他類型的風險,例如化石燃料供應穩定與價格飆漲對經濟的影響、溫室效應氣體減排無法達標對競爭力的影響、運輸管道被封鎖對能源供應的影響等。
在公投議題上,若民眾黨想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可以針對公民團體提出的兩個案子,舉辦論壇,邀請公民團體闡述看法,但謝絕政治人物的參與,讓專業人士與民間有溝通與對話的機會,化解持不同論點人群間的歧見。我們都是一家人,每個人(政治人物不算)的出發點都是為了這塊土地好,為什麼要放任政黨操弄公投,而不能坐下來談談。期待柯文哲能夠做個不一樣的領導者,真正地傾聽民眾的聲音。(作者為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