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後,中美關係(包括科技戰等)向何處去? 唱衰的朋友居多,可能大家還是比較相信美國所謂「新冷戰」的邏輯。 但如果從中國近來強調「構建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的主動性、主導性和塑造性來看,我倒覺得,中美關係也可能出現新的緩和視窗期。
首先,雙方現在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發展階段,而且,最近兩國的主要政治進程都大致在均衡地如期進行,美國期中選舉也並未發生重大不符合預期的情況。 與前半年相比,雙方都具有更加穩定的政策確定性。
其次,在期中選舉後。 馬上公布兩國元首會談日程及內容,並且事前雙方相關部門頻繁接觸,充分準備,表明雙方都十分重視中美關係,都希望並致力於使雙邊關係盡快步入正常軌道。
再次,近一年來的國際局勢,使中美都最明顯地感受到了變局和亂局(包括核風險)的壓力,美期中選舉民主、共和兩黨的成敗得失,也都和這些影響息息相關。 要管控這些變數,抑制其負面效應,中美必須合作,至少要緩和關係。 應該說,中美尤其中國並不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力量。 相反,作為冷戰後30年世界和平發展合作的最大受益者,中美最有需要、最有能力和責任,共同成為穩定世界大局的中流砥柱。
最後,近來德國及歐洲與中國關係的緩和,中國整體外交的活躍,美國伴隨共和黨抬頭必然導致美外交戰略的調整,美俄、美歐、美日、美韓等關係都會有微妙變化,這些都會對中美關係的走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誠然,美期中選舉後,兩黨會出現「保保競爭」、「強硬攀比」的可能性,中美尤其在台灣等問題上會有更多糾紛,國會設立「中國委員會」也會有更多炒作,伴隨2024選舉年前後,更會有很多變數.......
但是,中美關係畢竟經歷了「川普時期」,又體驗了「拜登時期」,兩位八旬老人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身經百戰的中美關係依然在那裡。 可見「形勢」比人強。 這個「形勢」的「形」就是:中美兩國相對均衡的力量關係、緊密依存的利益關係和高度共有的風險關係——這是一個「三位一體」的超穩定形結構。 證明這個結構的數據實在是數不勝數。 而這個「形勢」的「勢」就是「和平發展」的時代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把握住這個大「形勢」。
(作者為鳳凰衛視評論員)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原題:〈中期選後:中美關係或出現新的視窗期〉,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