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魁改選,蔡下賴上的格局,似乎成為蔡英文跛腳的開始。然而,對賴清德而言,府院黨的相互掣肘,若導致中央政令出不了總統府,自家總統的衰敗,豈能在大選占到便宜?因此,無論是否出自真心誠意,在黨內無敵手的前提下,「尊蔡共好」,勢必將成為賴清德接掌主席後的主旋律。

賴清德的傲骨,清楚呈現在過去的言行。民進黨於2018年九合一慘敗後,自認可挽救頹勢的他,寧可冒著政變罵名,也要公然挑戰蔡英文。2019年總統初選挫敗,事後又在黨內訴諸團結的壓力下應允擔任副手,從人性角度來看,這段進退由不得我的歷程,必然消磨意志,對於「英派」也難免五味雜陳。

但對賴清德來說,此時參選主席雖然有先發制人、避免任人宰割的考量,但打贏2024終究才是戰略目標;眼前的一切戰術,都必須是圍繞戰略而行。此刻的民進黨既已兵敗如山倒,地方版圖潰縮到僅剩南台灣,府院黨若還無法連成一線,甚至相互牽制,賴清德豈有可能全黨皆弱我獨強?

再者,歷史經驗證明,總統與黨內總統候選人往往是生命共同體。就像陳水扁貪汙弊案纏身,使得謝長廷高票落選;執政失能的馬英九,則讓國民黨即使歷經換柱也無力迴天。假設蔡總統決策無法貫徹、政局動盪,這當然也會成為賴清德的包袱。

隨著今年九合一選後政治局勢驟變,歷經幾年沉潛的賴清德,或許也已深刻體悟到「手把青秧插滿田,退步原來是向前」的道理。因此,從客觀情勢到內在心境,賴清德有必要期待蔡英文跛腳嗎?至少在選舉階段,答案是否定的。

#賴清德 #民進黨 #蔡英文 #黨內 #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