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4日傍晚發生震度達3.3的大爆炸,導致至少100人死亡,超過4000人受傷。
據黎巴嫩國際廣播集團(LBCI)報導,黎巴嫩最高國防委員會在會議上說,這起爆炸是由於易燃物引爆近3000噸硝酸銨。
而這些硝酸銨是一艘輪船在2014年航向非洲時,因船隻出了問題,而將它們卸在貝魯特海港12區,但沒有採取任何安全保護措施。安全服務部門說,先前安全人員在檢查倉庫時,發現相關設施出現漏洞,亟需維護,於是責成貝魯特海港有關部門要倉庫負責人加以修補。後來工作人員在華氏105 ˚(約攝氏40.5 ˚)的高溫下焊接,火花卻引爆另一間倉庫內近3000噸的硝酸銨,引發如蕈狀雲似的大爆炸。
另一方面,而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BBC新聞網5日報導,黎巴嫩國家通訊社(National News Agency)說,在周二的大爆炸前,港口倉庫已起火。此外,當地媒體說,倉庫內有煙火。社群媒體上公開的好幾段影片顯示,在大爆炸前倉庫已起火,並冒出濃濃的黑煙,而其間閃現繽紛的煙火。
硝酸銨可以用來製作肥料和炸彈,在好幾次恐怖攻擊中,炸彈就是以硝酸銨為主原料製成。例如,1995年美國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市中心聯邦大樓遭攻擊,導致168人喪生,超過680人受傷,並毀損方圓16個街區324幢建築。而在這起恐怖爆炸案中,就用了硝酸銨炸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