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二起,長榮海運貨櫃輪「長賜」號就卡在身為全球經濟命脈之一的蘇伊士運河內,導致貨輪大塞車,令業界心急如焚。而據解密的備忘錄顯示,早在1960年代,美國就曾考慮,要用520枚核彈,在以色列境內另開一條平行的運河,以替代1869年建成的蘇伊士運河。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報導,雖然計畫無疾而終,但當初若是建了,今天就能派上用場。據備忘錄記載,美國打算用核彈,貫穿內蓋夫沙漠(Negev desert),開鑿長達160英里(約257公里)的死海運河。
來自美國能源部支持的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備忘錄中說,傳統開鑿運河的方式昂貴到不行,而在這種狀況下,應用核爆裂物似乎很有利。此外,備忘錄強調,「這類運河將成為目前蘇伊士運河富有戰略價值的替代品,並可能對經濟發展大有貢獻」。
按照估計,每英里(1.6公里)需要用2百萬噸威力的炸彈。據核歷史學家韋勒斯坦(Alex Wellerstein)計算,這意味著要用520枚核彈,或是10.04億噸的爆裂物。而備忘錄中提案的可能路線,則貫穿以色列境內的內蓋夫沙漠,連結地中海和阿卡巴灣(Gulf of Aqaba),打開進入紅海和印度洋的通道。
實驗室指出,當地有長達130英里(近210公里)的沙漠荒原,幾乎沒有人煙,因此適用核開鑿法。備忘錄中說,概略的初步調查顯示,用核彈開鑿貫穿以色列的運河,似乎在技術可行的範圍內。不過,備忘錄中也表示,有個問題或許是構想者所沒有考慮到的,那就是「政治上的可行性,因為以色列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很可能會強烈反對開鑿這類運河」。
事實上,美國原子能委員會(U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曾經研究,要和平性利用核爆來開鑿有用的基礎設施。另外甚至有計畫,要用這方式在中美洲開鑿運河。然而,和平核爆破(Peaceful Nuclear Explosions,PNE)仍在實驗階段。而美國在發現,有27個和平核爆破實驗嚴重造成地景輻射後,1974年就廢除了原子能委員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