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造船與後勤的美國前助理海軍部長皮雅特(Everett Pyatt),4日投書《國防新聞》。文中直指近日公布的2022財年(原文寫2021財年,疑為誤打)海軍造船預算對中國大陸而言無疑是好消息。依據該預算,裁減巡洋艦意味著長程攻勢與反潛作戰艦艇的萎縮,而巡防艦與陸戰隊遠征艦艇計畫也遭到延宕。隨著355艦隊計畫的破碎,海軍對大陸的威脅性也不復存在。
皮雅特認為,部隊的評估構成海軍計畫的基礎。根據1970年代的評估,美國海軍在1980年代推動600艦隊計畫;冷戰時期,海軍於1990年初評估後冷戰時期的環境,認為海軍需要350艘艦艇,但最終卻沒有執行。
然而,海軍注定在接下來的數十年持續地衰弱。在2016年的評估中,海軍拋出355大艦隊的構想,以因應包含俄國與中國大陸在內的大國競爭戰略環境,而該構想也獲得法律的認可。但是,上一任政府沒有執行,而這一任政府也同樣不執行。
相反地,從生產與退役率來看,海軍現有的290艘艦船,將在接下來幾年內下滑至約250艘。目前海軍計畫將6艘近岸作戰艦提前退役。
儘管海軍會新添8艘新艦,而其壽限約30年,意味著最終將是240艦隊。雖然有人認為這些在未來都會獲得調整,但從過去20年的歷史看來,這種想法終將南柯一夢。
作者認為,海軍想透過355艦隊計畫來展現的戰略構想,卻因2022財年預算而化為春夢一場。以好人理察號為例,大火餘生的好人理察號維修費用從9億美元到32億美元,最終維修成本過高只好報廢。像這樣的例子在海軍中不勝枚舉,也讓海軍實現355艦隊計畫的希望幻滅。許多分析顯示,海軍355艦隊計畫想要實現只有倚賴大幅降低單位成本或大幅增加預算。
另一項讓北京感到愉悅的好消息則是巡洋艦的計畫退役。目前防空能力改由勃克級驅逐艦取代;然而,海軍卻大砍超過2,500具戰斧發射器、44門5吋砲與22艘反潛作戰艦。反潛作戰的特性涵蓋靜音推進、主動與被動聲納、遠距武器與直升機支援。相關能力仍在,但艦艇數則由近岸作戰艦的生產加以維持。
此外,海岸防衛隊的兵力則不會擴張,這等於將美國的專屬經濟海域向大陸捕魚與盜捕開放。
過去建造600大艦隊的重要歷史教訓,在於如何推動長程造艦計畫的同時,仍實現艦艇延壽。換言之,造艦計畫應該在巡洋艦退役過程中進行。巡洋艦擁有非常重要的攻勢與反潛能力,這是其他船艦無法複製的。甚至海軍無須升級神盾系統,畢竟驅逐艦已具備該能力。透過延長服役年限進而保住這22艘艦艇,能提供海軍攻勢的同時,仍維持一定的防禦能力。
在2022財年預算中,研擬的預算讓海軍兵力在重要時刻卻陷入最低水平。然而,這些兵力是嚇阻快速成長的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的主要力量。中國大陸的商船與1,7000艘捕漁船隊已主導了世界海域。
作者總結,大陸海軍的侵略行為,將因美國未能積極地建立355大艦隊而獲益。美國的武獲系統應該是讓北京海上領導目標更難達成,而非更容易圓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