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12日報導,隨著中國大陸召回其駐立陶宛大使並驅逐該國駐北京代表,象徵北京正卯足勁孤立民主自治島嶼;不過,儘管大陸收緊其外交鎖鏈,台灣海巡署官員11日仍與美國海岸防衛隊官員舉行視訊會議,商討如何加強海洋資源保護,以及人員訓練與交流等兩大合作。

報導指出,儘管北京不斷在國際上施壓,試圖逼迫台灣接受自己為大陸的一個省份,但台灣海巡官員還是與美方官員舉行線上會議。美國在臺協會(AIT)在聲明中證實,雙方在會議上商討如何改進海上聯合搜索及救難、災難救濟與海上環境任務。

除此之外,雙方也溝通如何持續人員教育與交流。未來台灣與美國將致力於保護海洋資源,減少非法、未報告與不受規範的捕撈活動,並共同參與聯合海上搜索及救難、海洋環境演習等等。美國支持台灣對全球關注議題展開有意義的參與和貢獻。

我國外交部也證實,自台灣與美國於3月25日簽署台美設立海巡工作小組備忘錄後,11日已召開首次台美海巡工作小組視訊會議。雙方針對海上執法、打擊非法與未報告、不受規範的漁業活動,以及聯合海上搜救等議題展開討論。

外交部還表示,未來兩國將定期召開會議,強化雙邊回應區域海事挑戰的能力。台灣也會和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持續展開海上合作,並捍衛自由、開放與有規則的國際海事秩序。

對此,大陸國台辦則警告,「民進黨政府與外部勢力勾結、挑釁玩火,必將自食惡果」。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強調,大陸方面堅決反對美國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與軍事聯繫。

事實上,台灣媒體也報導,台美除了線上會議外,雙方10日也在花蓮外海舉行搜救與海上反恐聯合演習。我海巡署派出嘉義艦、東部機動海巡隊、海巡特勤隊共4艘船艦參演,而美方則不公布參加艦數等資訊。

不過,實際訪問海巡官員,其海巡署與美海岸防衛隊早就進行多項合作,只不過雙方甚為低調。至於媒體報導的雙方聯合海上搜救與反恐演習,目前只在預演階段,美方船艦尚未赴台參演。

報導分析,北京近年來加強對台灣外交、經濟與軍事壓力,但台灣的絕大多數民眾仍拒絕兩岸政治統一。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當選以來,大陸持續長期的阻止台灣參與聯合國與其他國際組織,甚至更將此一壓力提升。蔡英文於2020年再度以壓倒性票數勝選。

儘管美國堅持三公報等原則,只和台灣維持非官方往來;但華府為台灣主要武器供應者與最親密的政治盟友。在台美展開海巡會議之前,美方則以7.5億美元的價格,向台灣出售40門M109A6自走砲。

報導分析,隨著與大陸的關係不斷惡化,美國前總統川普加強與台灣關係,而這一立場為拜登所繼承。甚至,大陸在於華府關係戲劇化下滑之際,北京強硬的外交政策讓其與多個西方民主國家產生分歧,加拿大與澳洲是最好的例子。

包括加拿大、澳洲、菲律賓等國,質疑北京在人權、新冠病毒起源與南海等的作為;而北京則限制澳洲小麥、葡萄酒與其他產品的進口,以為報復。美國也提醒國民,美國旅客在大陸恐面臨「任意拘留的風險」。

文章來源:Taiwan US coast guards meet despite Chinese pressure

#台美海巡工作小組 #海巡署 #海岸防衛隊 #海上執法 #海上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