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貨物量暴增的影響,航運供應鏈陷入緊繃,直到今年都未有緩解,甚至因為變異株Omicron的擴散,美西塞港狀況仍嚴重,有專家拿出數據佐證,貨物從大陸運往美國的時間仍在歷史高點,短期內看不到趨緩跡象,「港口壅塞與供應鏈瓶頸仍在惡化。」
American Shipper報導,美國航運新創公司、全球物流平台Flexport計算每周更新一次的貨物運送及時性指標,用來追蹤亞洲貨物從工廠出貨到北美港口完成卸貨所需要的時間,此數據在上周創下113天的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上增加41天(或57%),比疫情前2020年同期增加121%。
Flexport首席經濟學家Phil Levy表示,「這個數據主要是用來判斷現況,你可以看到即使時間推移,運送的時間比以前還要長很多,而且沒有出現任何退縮的跡象,如果這個問題已經被解決,那麼從數據上應該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此外,太平洋海事協會(PMA)周一也表示,疫情衝擊下,洛杉磯港與長灘港有800多人未能到班,使得等候靠港的貨櫃船暴增至102艘,逼近歷史新高的106艘。此外,PMA執行長Jim McKenna認為,即使農曆新年期間美西港口能趁勢清掉一些貨物,但許多專家仍認為,塞港情勢難解,貨物潮會持續到今年上半年甚至一整年之久。
丹麥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執行長Alan Murphy也在本周提出警告,「目前似乎沒有出現任何即將改善的跡象,所有可用數據都顯示,港口壅塞與供應鏈瓶頸的問題仍在惡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