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綠色蔬菜(如甘藷葉、菠菜)含有許多抗氧化物質和機能性成分,但鮮葉保存期短,且需經烹飪後方可食用,在使用便利性上有其限制性。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為方便消費者食用,成功利用製茶技術運用於開發蔬菜粉茶加工,把蔬菜變成粉末調飲,除保留其原有的營養價值外,更具備便利性,消費者僅需加水沖泡後即可飲用,亦可作為天然原料應用於麵條、包子、饅頭等加工食品,極具應用風潮。
茶改場長蘇宗振指出,為提高農產品之加工加值及多元利用,利用傳統茶葉加工過程之乾燥與磨粉核心技術,進一步運用於蔬菜類。透過茶改場之技術,不僅可去除蔬菜之草青味,更於加水沖泡即可直接飲用極為便利,除可獲得蔬菜之營養成分,亦可提升飲料之風味。
蘇宗振表示,加工後之蔬菜粉其保存期限亦較未加工之新鮮蔬菜長,可提升農產品加工加值效益。以甘藷葉粉為例,加工技術產品較市售加工產品具有較高的抗氧化能力、色澤鮮綠且風味亦佳,其抗氧化能力是一般的3倍 。
茶改場進一步說明,委託台北醫學大學進行人體試驗(30人)評估綜合蔬菜粉(甘藷葉/菠菜葉黃金配比)對改善體味之效果,統計分析三週實驗期間的資料後發現,受試者自評項目中腳臭、汗臭與衣服油垢味可達顯著的改善。
茶改場表示,目前已開發新興蔬菜粉加工技術,運用該技術及其開發產品極具發展潛力,加工後可延長保存期限且讓農產品加值,其富含多種營養素、抗氧化物質及膳食纖維,且不含咖啡因等優點,亦相當適合銀髮族飲用,將帶動健康飲料新風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