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17日,在中央大學「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小行星命名發表會與授證儀式上指出,台泥集團成立75年以來,一直在堅持為社會、為地球努力做值得做的事。台泥承諾長期出資支持保種中心的日常運營,勇於承擔處理人類文明與大自然複雜關係的重任。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是由台泥前董事長辜成允及辜嚴倬雲女士支持下成立,並由由台泥、和平電力、中橡及財團法人劍潭古寺等四家營利及非營利組織,成立「財團法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暨環境保護發展基金會」,推動保種中心營運,並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擔任執行長。

台泥指出,此中心設立之初的使命,就是打造一個熱帶植物諾亞方舟,以維護全球生物的多樣性,10餘年來搜藏近34000種植物。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植物蒐藏,以溫室栽培為主,共計溫網室17棟,占地約3.5公頃。另有兩棟恆溫房,專供水生、食蟲、秋海棠、苦苣苔和野牡丹科等植物的培養與馴化。

台泥指出,保種中心截至目前為止,已成功培育種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其中蘭花、鳳梨、秋海棠及蕨類收藏更是世界之最。目標在2027年以前保存4萬種植物,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庇護所。

在台灣唯一有設地球科學院的中央大學,其鹿林天文台從2002年發現第一顆小行星後,到2021年3月已經發現了800多顆小行星,其中100多顆已完成命名。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過去對於能入選小行星命名的標準,是以能彰顯出台灣價值,包括名城勝景,仁人義士,文采風流,以及與中央大學密切相關的。

隨著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對自然生態保育的貢獻,中央大學天文所於是決定將2006年發現的其中一顆小行星,命名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並通過IAU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審查。

#台泥 #聯合 #全球 #地球 #中央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