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3日起暫停進口台灣石斑魚,引發台灣震撼。總統蔡英文日前向採購石斑魚的國際盟友表示感謝,更稱此舉是支持「民主的魚」;近日也傳出,政府希望與台交好的立陶宛進口台灣石斑魚。對此,時事評論員羅友志諷刺,石斑魚就是講求新鮮,一旦冷凍肉質就差很多了,這樣子「能夠去立陶宛嗎?」
羅友志昨日(22)在《中天新聞》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表示,所謂「好朋友」也是有限度,若是推銷沒辦法接手的東西,也只好拒絕。
羅友志指出,台灣石斑魚講求的是新鮮、活跳跳,吃石斑魚一定是清炒或清蒸,因為牠的肉質嫩,咬下去還會像橡皮筋一樣,還有點肌肉感,真的好吃;然一旦把牠冰過後,肉質就差太多了,「能夠去立陶宛嗎?」且若要互惠,波羅的海的魚過來台灣又會如何?加上內陸湖的魚和海魚品質無法相比,不能變成以物易物的感覺。
針對蔡英文向國際盟友表達感謝,稱採購台灣石斑魚之舉是支持「民主的魚」,羅友志直言:「哪一種魚的名字叫『民主的魚』?是來自蔡家,還是蔡EE國?」羅強調,國際貿易講求互惠平等,就跟人與人間的互動一樣,不能凡事都套上「民主的」就違反原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