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60歲郭姓男子因突然上腹痛到急診就醫,由於他臉色明顯變黃,醫師懷疑郭男有黃疸問題,結果抽血檢查指數果然超過6(正常值為1),隨即進一步檢查,發現膽囊塞滿結石而引發急性膽囊炎,還有膽結石掉進總膽管,造成黃疸併發膽管炎及肝炎,在經過兩階段手術治療後,醫師從其膽囊裡取出近2000顆的膽結石,也讓郭男驚訝地說不出話。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說,由於郭先生的膽結石同時在膽囊及膽總管,因此必須進行兩階段治療。首先,需做胃鏡取出掉進總膽管的結石,待黃疸及總膽管炎消退後,再施行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術後赫然發現在郭先生的膽囊裡竟有將近2000顆的膽結石,馮啟彥主任表示行醫20多年,施行過約1萬例的膽囊結石手術,郭先生應是目前治療過的病人中數量最多的一位。
馮醫師表示,由於現在飲食油膩的影響,平均每10位民眾就有1位有膽結石,症狀多為上腹悶痛,因此常被誤認為是胃痛,自行吃胃藥處理,導致許多病人都是引發急性膽囊炎、或結石掉進總膽管造成黃疸及胰臟炎,到醫院就醫才發現自己有膽結石。
馮啟彥提醒,吃飽飯後若常有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務必到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有膽結石的問題,應配合醫師治療,才不致釀成疼痛問題而痛苦不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