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府原住民族行政局今舉辦「歲時祭儀」賽德克族祈雨祭,現場除原民耆老外,有許多年輕人參與。人口數較少的賽德克族擁有獨特傳統習俗與生命禮儀,台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於去年成立,理事長古玉峰表示,愈來愈多原民青年自發性尋根瞭解文化,也鼓勵他們藉此發展另外收入。
歲時祭儀賽德克族祈雨祭今日在原住民族文化會館旁登場,由耆老帶領祝禱祈福後,邀請現場老少共跳大會舞,賽德克族青年也帶來傳統樂舞演出,還有射箭狩獵可體驗,全場約有300人參與,氣氛十分熱鬧。
賽德克族人過往遇到乾旱才會舉辦祈雨祭,為非定期重要祭祀活動,因應時代變遷,許多族人遷居都會區,使傳統文化出現斷層。原民局長林日龍指出,今年邀請南投與花蓮等地的族人,來桃園跨域交流,原民青年也意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希望文化不會空白,更不該因人口少或疫情延宕文化傳承。
在八德居住超過20年的賽德克文化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雅尤子米諾魯坦言,都會區鮮少有類似傳統活動,看到祈雨祭順利舉辦既感動又開心,致力推廣原民文化的她希望「把年輕人找回來」。此外,為鼓勵賽德克族與非原民青年學習,祈雨祭全程活動均以賽德克語和中文雙語同步進行。
近年許多原民青年自發性投入文化復振,傳承各式祭儀與部落傳統文化。古玉峰說,青年會成員約100人,年齡自18到55歲,來自全台各縣市與海外,每周安排線上、實體課程,食衣住行育樂內容多元,讓青年找到自己的文化,也鼓勵青年發展另外的經濟收入並協助推廣,讓文化向外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