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復康巴士目前並未駛至基隆、桃園,台北市議員王欣儀日前接獲家中有特殊兒的家長陳情,表示每次只能帶著小朋友搭乘高鐵或客運往返,十分不便。她呼籲,台北市應跟上新北市,開放復康巴士延駛至基隆、桃園,並限定到相關醫療、復健機構,便可照顧台北身障者的需求,也兼顧復康巴士的使用效益,避免濫用。
王欣儀表示,希望蔣市府比柯市府更便民,更重視弱勢、無障礙,應評估比照新北市的做法,開放台北市的復康巴士到基隆、桃園相關醫療、復健機構。
她說,先前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基隆市長謝國樑為打造首都生活圈,一同參與「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會議,針對交通、社福與文化等三大議題,交換想法。按照這個合作理念,北市府在照顧弱勢族群,更應提供「更無礙」的基北北桃交通運輸服務才對。
據王欣儀了解,北市復康巴士服務範圍是依照「台北市聯營公車服務區域」,雖2019年北市府曾開會研商將復康巴士服務區域延伸至「林口、桃園及基隆市」,最後卻否決,理由是「基於復康巴士資源有限,若開放恐影響使用效益,致更多身心障礙者無法接受服務,因此維持現行服務區域。」
王欣儀指出,反觀新北市復康巴士可以到台北、基隆、桃園,因此在台北市有許多類似陳情個案的特殊兒家庭,為了孩子復健,都選擇將戶籍遷去新北市!也難怪有家長認為,對於身障者的照顧,台北遠不如新北。
王欣儀表示,有身障手冊的民眾都可以使用復康巴士,先前北市府也許考量,若開放到桃園、基隆,恐會遭到濫用,變成都拿來做為旅遊行程的交通工具,所以不同意開放。因此北市府應評估適度開放復康巴士的申請辦法,如在台北與新北市之間,仍維持提供到景點的服務,若到桃園、基隆,則限定只能到「醫療或復建機構」,以照顧北市身障者的需求,並兼顧復康巴士的使用效益、避免濫用。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2019年曾於小型復康巴士服務品質監督委員會討論過類似問題,台北復康巴士可直達鄰接的新北市,但若去基隆、桃園等地,每趟車程約2至3小時,效率不佳,因此建議透過城際運具,移動至其他縣市,再利用在地復康巴士前往醫療場所。
公運處強調,4月會再召開一次委員會,屆時會將王欣儀的意見呈上並進行討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