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嚴先生沒有抽菸,太太堅持要他檢查,結果發現竟得肺癌,讓他更訝異的是,祖母罹患肺癌過世,父親5年前也因肺癌離世,大哥半年前進行健康檢查,也發現罹患初期肺癌,「我們一家人都沒有抽菸,卻得肺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表示,肺癌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家族病史、長期接觸化學物質(石棉、苯、菸草、焦油等致癌物)或高油煙環境。
肺癌的好發年齡為40至75歲,蔡聰聰建議,40歲開始,除每2、3年安排全身健康檢查,若直系血親有肺癌家族病史,一定要提高警覺,自主安排肺部篩檢,可進一步安排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幫助找到小於1公分的肺癌病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根據國健署衛服部公布2021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肺癌持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每年因肺癌死亡人數高達約9,000人。肺癌早期因無太明顯徵狀,若出現明顯症狀(如:持續長期咳嗽、體重減輕、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可能已發展到晚期,錯失黃金治療時期。肺癌的存活關鍵就在於發現越早,存活率越高;肺癌的病灶在小於1公分時就被發現,並配合後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5%。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