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簡稱國研中心)3日在北市中山堂舉辦七十週年活動序幕的『國研中心七十週年特展』,呈現多年來所累積的研究與學術成果,同時見證我國外交、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謝佩芬等各界貴賓皆應邀出席,期能喚起臺灣社會對國際問題、中國大陸研究相關領域的關注。
國研中心前身為「國際關係研究會」於民國42年4月1日創立,主要研究中國大陸與國際問題,供政府相關單位參考。民國50年5月更名為「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擴大對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之聯繫與合作。 民國64年7月改制為「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隸屬國立政治大學,持續推動對中國大陸以及國際事務之研究。85年8月併入政治大學成為校級研究中心至今。
國研中心創立至今屆滿七十週年,除見證我國國際、兩岸關係變遷歷程外,並在『政策諮詢』、 『合作交流』、『學術出版』以及『人才培育與輸送』等面向上,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本次特展以這四個面向展現國研中心七十年來的顯著成果。 國研中心曾長期為我國重要智庫,『政策諮詢』是重要業務,民國42年至96年之間,研究人員定期針對國際情勢與國內外 重要議題,撰寫分析與政策建議,並上呈總統或府院各級單位這些從未公開發行的研析報告稱為上呈報告。展出的上呈總統報告下方欄位批示單節,經比對文化部國家資料,確認為蔣中正總統親筆批示。此外,府院各部會則依業務需求,交辦或委託國研中心撰寫研究報告、論文、講稿等各式文件,供各單位作為業務上運用、參考。
國研中心的「合作交流』業務因具「非官方」性質,而扮演吃重的「二軌外交」角色,承接許多不便由官方出面的聯繫任務。性質大 致分成系列會議、智庫對話、邀訪學者等三大類型。國研中心曾舉辦 的系列會議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並循此模式陸續舉辦中日、中韓、中歐、亞洲展望會等系列會議。除了機構間的交流活動外,在現有近千卷的合作交流檔案中,也能找到國研中心與許多國外學者聯繫的邀請函與往來文件。 國研中心的『學術出版』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期刊經營另一為 專書出版,在期刊部分目前出版《問題與研究》、《中國大陸研究》、 《戰略安全研析》三本中文期刊Issues & Studies、《問題之研究》,以及 Strategic Vision for Taiwan Security 三本外文期刊。
自民國50年起國研中心陸續出版中英文書籍共317本,主題涵蓋中共問題、國際情勢、政經發展等領域其中不乏許多經典著作。 『人才培育與輸送』也是國研中心對國家的重要貢獻,除了透過招考、引薦等管道廣納優秀人才進入中心工作外,國研中心在早期便 與政大合辦東亞研究所,引領臺灣「中國研究」發展,在人才培育上對國家做出貢獻。此外國研中心研究人員多年來在政大與不同學校 授課,傳授專業知識。最後國研中心部分同仁曾借調政府服務,或離職後在政府、政黨、官方智庫等單位任職,造就國研中心人才輸送的角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