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地産不景氣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沉重負擔,知名的中國最大房企恒大2年來已出現5800億元人民幣(合台幣2.4兆元)的虧損。日媒分析稱,中國已步入人口減少和就業不穩定的社會形態,國民的購房意願正在減退。如果在政策應對方面出差錯,日本式通貨緊縮的風險將加大。

《日經中文網》指出,恒大剛公布的近2年虧損被認為是中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主因是房地産的估值減少、金融資産的減值損失導致虧損擴大,恒大也表示,調整估值是因為住宅市場整體環境出現下行。

1996年創建的恒大以低成本住宅成功吸引了中等收入階層的需求,在2010年代中期成為世界頂級房地産企業,創始人許家印躍升為中國代表性企業家富豪。2020年夏季,中國人民銀行對房地産企業提出財務「三道紅線」,加強監管並限制融資規模,恒大隨即陷入經營困境。

信用危機引發的銷售低迷並不僅限於恒大,其他房地產開發商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大陸國家統計局7月17日公佈的6月房地産銷售面積(根據1~6月累計值計算)同比下降28.1%,降幅比5月(同比下降19.7%)擴大。

報導分析稱,中國房地產業從中長期來看,存在從房屋不足時代向房屋過剩時代轉變這一根本性問題。民生證券研究院的估算顯示,2024年中國每戶家庭平均擁有住房數達到1.02套,超過作為節點的1套。再加上總人口的減少、獨生子女政策帶來多套住房繼承問題,民眾缺乏搶購住房的熱情。中國央行今年第2季的問卷調查顯示,只有16.2%的人回答計劃在未來3個月內購房。

中國政府去年11月發表了對房地産市場的金融支持政策,但關鍵的購房表現依然低迷,民營房地産開發企業的資金週轉困難。信用評等機構惠譽評等(FitchRatings)近日將中國最大的商業設施運營商、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評等下調,面臨與恒大相類似的困境。中型房地産企業佳兆業集團7月10日表示,其債權人正尋求對佳兆業進行清盤。

文章來源:房地産成為中國經濟重負

#房地產 #恒大 #虧損 #中國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