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臨海工業區成立50周年,今(31)日舉辦新港都產業論壇。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提及,十大建設願景下,臨海工業區有煉油廠、煉鋼廠、造船廠等產業,年產值超過1兆元,期許招募全天下人才,共同推動以創新為驅動的經濟願景,扶植更多各行各業隱形冠軍成為更多的「護國群山」。
賴清德致詞指出,1973年發生第1次石油危機,十大建設的規模、願景之下有了臨海工業區,有煉油廠、煉鋼廠、造船廠等產業,創造3.7萬個工作機會,年產值也超過1兆元,成為台灣工業發展的基礎。
賴清德提及,台灣產業的實力漸漸獲得國際社會的重視,也不諱言正面臨許許多多的挑戰,包括地緣政治變化、淨零轉型挑戰、全面性智慧化轉型等,每一個對台灣的影響都非常大,如果成功會往前更邁進一步,若跟不上,可能遭遇的困難會愈來愈大。
賴清德也期許說,希望招募全天下人才,共同推動以創新為驅動的經濟願景持續壯大科技產業,同時扶植更多各行各業隱形冠軍,成為更多的護國群山,讓台灣在全世界重組的新的產業鏈裡面站穩腳步,確保台灣經濟發展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陳其邁表示,臨海工業區廠商都是隱形冠軍,身為隱形冠軍的市長,真的是與有榮焉;2018年高雄營業銷售總額是4.5兆,去年是5.89兆,成長1兆多,「所以我是兆元的市長」,一下子就增加1.4兆。
陳其邁提到,高雄這幾年不僅高科技產業非常精彩,傳產也非常有競爭力,傳產不管是在數位轉型、凈零轉型也跟市政府合作,包括淨零產業大聯盟、以及6月高雄市通過淨零條例,透過「以大帶小」朝2050淨零目標邁進,市政府也會扮演最堅強的後盾,當企業轉型最強助攻的角色。
臨海工業區位於高雄小港區,以中鋼為首發展出綿密且完整的金屬製造業體系,堪稱金屬產業的護國神山。臨海工業區廠協會理事長賴昭賢指出,臨海工業區面臨缺工及傳承等問題,他預告8月2日將與菲律賓大學簽訂全台第1個產學合作聯盟協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