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人看到「反貪腐」的方式,以及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民營企業日益被邊緣化,即俗稱「國進民退」趨勢。
在上個月,多個政府機構對醫療業發動反貪腐運動,希望為民眾提供價錢更合理的住房、教育、醫療。
投資人立即將對醫療業的打壓,與此前對私人家教和線上教育業者的打壓做比較,也比較了對網路金融的馬雲情況。投資人的結論是,中國希望在這些產業領域,擴大政府影響力。
這使得投資者現在選擇政府部門,而非私營部門。
滬深300的醫療股次指數本月下跌4.4%,今年以來跌20%。但投資者已大舉買入北京同仁堂等國有醫藥生產商的股票,後者本月已經上漲14%。
有業者預計,擁有政治支援的中藥企業,將會從中受益。
投資人現在完全相信,習近平將毫不留情地推進他的社會和經濟議程,其中大部分的議程是借鑑了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
GW&K的合夥人兼投資經理Nuno Fernandes表示,中國投資者必須認識到,國家有權力凌駕於私人利益之上,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從任何環境和情況中獲利」。
因此,Fernandes大幅減持在中國製藥企業的投資組合。
中國政府將對任何被視為加重人民經濟負擔的產業,進行打壓整治。只要能犧牲少數,讓大多數人受益的,任何產業都會受到打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