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颱風上周生成後,路徑一變再變,路徑修正超過500公里,從原本的從北部海面通過變成4年來第一個中心登陸台灣的颱風,還回馬槍登陸2次,天氣風險公司分析海葵預報一日三變的原因,指出因處在季風低壓帶中,一旁還有蘇拉颱風、鴻雁颱風,以及西南季風互相牽引,引導的力量很複雜,增加預報困難。
天氣風險在臉書表示,海葵颱風目前加速向西移動,風雨逐漸緩和,預計周三回到午後雷陣雨天氣,而海葵的預報為何一日三變,天氣風險解釋,主要是在上周四、上周五(8/31、9/1)的時候,颱風預報路徑從原本的北部外海通過,一路修正到登陸、甚至有接近巴士海峽的路徑。
天氣風險說,海葵颱風的導引氣流與大家熟知的太平洋高壓不同,當時海葵颱風附近有蘇拉颱風、鴻雁颱風,加上西南季風,共同組成一個大型的「季風低壓帶」;海葵的路徑跟隨大型低壓帶的位置調整,而且各個低壓互相牽引,導引力量非常複雜,也造成預報模式有大幅的變化。
天氣風險指,上周五(9/1)一度有許多模式預測,海葵颱風進入台灣海峽後將「定桿」,甚至回馬槍北轉,若當時預測的路徑成真,那真的沒有相似路徑的颱風,真可謂之怪颱,所幸最後颱風順利通過台灣,把怪颱留在預測模式中。
天氣風險說,海葵今晨第2次登陸高雄沿岸是很罕見的紀錄,對於實際風雨沒有什麼影響,不過是否為2次登陸,要由氣象局認定,甚至可能要事後來研究判定。至於颱風中心在通過中央山脈後滯留打轉則不少見,大名鼎鼎的2015年蘇迪勒颱風,當時就在嘉南外海滯留打轉長達12小時,才開始往原本的西行路徑移動。
至於之後還有颱風嗎?天氣風險表示,颱風季還沒結束,低壓帶也還算活躍,至少接下來幾天大家先好好休養生息,氣象人員已累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