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中斷3年,「數字技術推動下的文旅商傳承與發展」2023年滬台研討會21日在上海舉辦,滬台兩地多位嘉賓出席。該研討會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室與《旺報》主辦,始自2011年,主要以滬台兩地經貿文化為紐帶,為促進兩岸合作交流、和平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莫負春致詞說,上海與台灣都有著豐富的文旅資源,在文旅商傳承方面有很豐富的經驗。相信透過互學互鑒,集思廣益,可啟迪未來,共同譜寫兩岸城市合作共贏的新篇章;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致詞表示,上海是台灣人來得最多的城市,希望將來台灣文旅界人士可以參與到上海的文旅發展中,攜手努力,一起進步。
「怎樣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我們需要有新的智慧、方法和路徑」,上海市文旅局長方世忠將此概括為「文旅深度融合」,即詩與遠方的雙向奔赴。而上海在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上已形成了自己的總體策略,特別突出「都市型、綜合性、國際化」的特色。
在「如何提升城市溫度和文化品味」專題演講環節,上海市政府參事江海洋,上海市政府參事、中國工程院士吳志強,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陳穎、台灣隱廬書院山長林谷芳、中國藝術史學者朱惠良等來自滬台兩地的學者專家分別進行精彩發言。
江海洋從上海「一江一河」改造談起,結合上海藝術設施、公共休憩座椅建設等方面,探討如何提升城市溫度與文化品位。陳穎以「以文化城繪就城區溫潤底色」為主題,分享長寧區近年來在提升城市溫度和文化品味方面的探索與進展。
林谷芳圍繞「宜居城市的記憶鏤刻」主題,從宜居環境、豐富人文、市民素養等不同層面,講述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發展。朱惠良結合豐富的台灣案例,從由下而上以人為核心的城市發展角度,探討宜居城市的指標與內涵。吳志強圍繞「城元宇宙 真靈相生」主題,闡述數位文旅時代背景下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的魅力。
同日下午第一場圓桌研討圍繞「歷史建築改造中的保護與利用」展開。上海市政府參事趙衛星主持討論。原上海市政府參事汪孝安做「城市更新——從永不拓寬的街道說起」發言,里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郭慶做「里安在歷史建築改造煥新中的實踐」發言,台灣中華文化資產維護學會常務理事莊伯和、台灣《大塊藝氣-華人藝術新聞網》社長卿敏良、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李東明等圍繞「歷史建築之活化再利用」發表觀點,並進行交流。
第二場圓桌研討圍繞「數位技術推動下的文旅商創新與發展」展開。香港時代領袖商學院院長、創始人洪誠陽主持討論。上海市政府參事沈志剛,攜程集團高級副總裁湯瀾、台灣銘傳大學講座教授洪孟啟、青鳥新媒體藝術的藝術總監林俊廷等嘉賓,圍繞「數位技術文化與群體創新發展」、「數位技術助力文化旅遊發展」、「以新媒體藝術構建文旅商新業態」等發言內容展開研討。
《旺報》社長兼總主筆戎撫天在閉幕式致詞表示,今天聽完兩岸專家學者的分享,感到相當震撼,也學習很多。台灣的專家著重談人性、創意、共創等概念,大陸專家側重總體規劃、政策導向、新技術的影響。各有各的特色和優點,希望未來兩岸能強強聯手,共創共融。
主辦人旺旺中時文化傳媒總經理林淑黛在會後表示,今年的論壇現場吸引兩岸200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互動頻繁,引起熱烈的回響。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