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東環段已啟動細部設計作業,預計以10座地下車站,銜接北環段劍南路站至南環段動物園站。民眾黨議員陳宥丞擔憂,東環段經過瑞光路、舊宗路,無法容忍被任何機具長期使用,施工過程恐讓內湖交通從加護病房到裝葉克膜,甚至直接死亡。捷運局長鄭德發回應,將利用公園腹地做機具的轉圜,盡可能降低衝擊。

環狀線東環段今年已啟動細部設計作業,將銜接北環段劍南路站至南環段動物園站,長度13.25公里,包含10座地下車站、1座機廠,建設經費1024.86億元,預計2年內動工、9年半完工。

陳宥丞於議會交通委員會中指出,目前內湖交通狀態宛如「住進加護病房」,未來東環段將經過瑞光路、舊宗路,路上可能會有設備或圍馬路等,但2路段都無法容忍被任何機具長期使用,不相信東環段施工不會造成交通惡化。

他要求,東環段開始施工後,必須妥善研究交通評估方案等,避免施工過程讓內湖交通從加護病房到裝葉克膜,甚至直接死亡。

鄭德發坦言,東環段施工一定會對內湖交通造成衝擊,不可能完全沒有,但希望儘量降低影響,目前在設計交通維管計畫,與交通局、交通大隊一起討論,預估年底完成。而影響最大在於站體開挖,因此把出入口設置在公園,利用公園腹地作為當機具轉圜,解決站體占用道路的問題。

他說,東環段除路面交通對於施工有難處,但地底管線其實更加困難,包含地質條件不佳,科學園區地面下還有許多光纖、給水管和大型汙水管等,還有幾10公尺大樓的基樁,必須以急轉彎因應。

#東環段 #捷運 #內湖 #台北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