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來詐騙事件不斷,行政院日前為此成立「打詐國家隊」,希望藉此遏止詐騙犯罪,不過成效似乎有限。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陳宥丞1日揭露,民眾有借貸需求,找上網路上的貸款代辦公司,結果對方稱需要「美化帳戶」,委請被害民眾收到匯款後再領出給指定人士,結果當天晚上就被銀行列為「詐騙車手帳戶」而被凍結,還沒借到錢卻先成為詐騙集團車手。
現年40歲左右的被害人張小姐,日前因有貸款需求,但由於無薪資收入,因此透過網路找上某間代辦貸款的業者。對方稱由於張小姐帳戶幾乎無資金進出,因此謊稱透過其他公司股東匯款入該帳戶,再由張小姐領出,藉此美化帳戶進出數字,增加貸款核准機率。該業者甚至準備了偽造的室內裝修設計委託契約書,要求張小姐在向銀行取款時,若被問到提款原因可以此為據。
張小姐也不疑有他,直接按照業者的要求處理。當天收到業者分別匯入2個帳戶共55萬元後,也依約將款項領出,並隨即交由業者指定的對象,直到晚間張小姐收到銀行通知被列為警示帳戶後,才驚覺遭到詐騙,隨即報警處理,不過卻因為將帳戶交給他人使用,因此涉犯洗錢防制條例與詐欺,不僅帳戶持續遭到凍結,就連貸款作業也無法進行。
陳宥丞直言,行政院在成立「打詐國家隊」後,詐騙事件仍舊層出不窮,從日前他接獲遭ETC詐騙的受害者至今,已經收到上百件有關詐騙案的陳情。這回張小姐遭「假代辦、真詐騙」也是詐騙集團為取得人頭帳戶的詐騙手法之一,但到目前為止,詐騙張小姐的代辦貸款網頁仍然可以在臉書或是其他網路平台上可見,受害者仍會不斷增加。
北市刑大經濟組長陳志峯表示,目前臉書等網路平台的廣告網頁,只有涉及「投資詐騙」才能逕自將網頁下架,其他可能涉及詐騙的廣告則得等到進入法律程序後,才能以法院開立的文書要求平台方下架。陳志峯也直言,未來會提醒銀行端多注意民眾取款目的,增加防止民眾遭詐騙的機率;也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面對詐騙集團「美化帳戶」等說法不要輕易聽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