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2年舉辦一次,被文化部列為金門「無形文化資產」的后湖海醮文化季今年再次隆重登場,包括金門縣長陳福海、金防部中將指揮官李定中等地區軍政各界,今(4)日上午相繼前往設置於后湖海濱公園的法會現場誠心祭拜,超度海上三軍陣公亡將士暨無主幽魂,祈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無形文化資產」后湖海醮,是金門全島唯一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普度文化,為了舉辦這場12年一度的宗教盛事,后湖幾乎全村總動員,包括后湖昭應廟管理委員會、海醮籌備委員會都積極動員村民投入法事、設醮的準備工作,從10月中開始準備,一直到11月初正式舉辦醮慶,前後歷時將近半個月,村民十分虔誠,幾乎每天都會拜拜。海醮祭典於今天上午11點在后湖海濱公園隆重舉行,軍政各界包括縣長陳福海、立委陳玉珍、金防部指揮官李定中等人都率主官管與團隊到場祭拜。
海醮祭典現場並搭棚陳列各式糊紙神像,有主壇水龍宮、水府大帝、四海龍王、救苦天尊、普化天尊、騎鶴童子、唐趙馬溫等四大天將、大士爺,以及范、謝二將軍等共17尊,吸引不少愛好地方宗教文化的民眾到場拍照紀錄。文化部文資局主任秘書張祐創也偕同多位同仁到場考察,對此特殊的風土民情留下深刻的印象。
據當地許氏耆老表示,「后湖卯年海醮」起源於1914年12月3日的海難,當天清晨后湖村民許侯閃等9人出海捕魚,原本平靜的海面突然掀起狂風巨浪,6人不幸命喪大海,僅3人驚險逃出生天。
翌日,后湖昭應廟王爺的乩身突然起乩指示,此海難為歷年來海上孤魂前來討食作祟之故,乩身並親赴海灘與水府議論,雙方約定孤魂及水族不得侵擾后湖海域作業的漁民,而后湖居民每逢卯年必須舉行海醮,以答謝眾神明護佑海域平安順遂,並須準備供品祭奠普度、答謝海域之水族及孤魂,祈求消災解厄、海面平靜不起波瀾、海洋資源豐沛。此後相沿成習,每12年逢卯年(兔年)就會舉行盛大的海醮活動,不少旅居台灣的村民都專程回來參與。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