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積電在全球半體產業的重要性暴增成為經濟與地緣政治熱門話題,前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受訪時表示,「如果中國佔領台灣,能會令全世界停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撰文指出,台積電堪稱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它是歷史上唯一在停產後導致全球經濟蕭條的企業。如果數百億美元無法將晶片移到美國生產,那就應該努力地遏制台海戰爭。

紀思道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中指出,世界上約9成最先進的晶片都是來自台積電,談論地緣政治或經濟都繞不開它。一旦台積電停擺,你可能會買不到新手機、汽車或手錶,軍隊的精確導引飛彈可能會消耗殆盡,醫院的X光和核磁共振成像儀都無法製造。

文章說,這種情況可能像新冠病毒導致的供應鏈晶片中斷——但要再乘以10倍——不幸的是,台積電位於一個很可能發生戰爭的地區。著名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去年說過,「台積電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公司之一,也是重要的公司」,但他還是賣掉了台積電價值40億美元的股份,因為「我不喜歡它的地理位置」,他說。有些人認為台積電的價值可能會誘使中國試圖佔領台灣,然後藉此讓全世界屈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矽這個東西,談得越多,人就越不理性」。

文章認為,即使工程師們留在台積電工作,晶圓廠也沒有被美台守軍炸毀以防落入中國手中,但這座全球頂尖的工廠落入中國手中也毫無用處。因為它製造的晶片是其他國家設計的,還需要國際網路來維持生產流程,因此「對中國來說,被佔領的台積電就跟一部沒電的手機差不多。」

曾在川普政府擔任國家安全副顧問的博明(Matthew Pottinger)認為,「沒有什麼能與台積電的工廠相提並論」,「這真的是黑魔法。」不過黑魔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台積電消耗了台灣大約7%的電力——這就帶來了風險,中國可以通過對電網進行網路攻擊來破壞生產,以此向台灣和西方施壓。或是對台灣實施部份封鎖,也能迅速波及全球經濟。這意味著中國經濟也將受到影響,因此才有人將台灣晶片產業稱之為「矽盾」。但是,這種觀點就像中國將入侵台灣以奪取台積電一樣,令人十分懷疑。

文章指出,全球經濟依賴於一個易受地震和戰爭影響的地區的晶片,這絕對不是最佳選擇,這也是美國《晶片法案》投資390億美元在國內生產晶片的原因之一。但事實證明,將先進晶片製造工藝帶回美國比通過這項立法要困難得多,現在台積電、三星都被迫推遲在美國建廠計劃,拜登總統簽署《晶片法案》已經18個月,美國的補貼還未到位。

基於上世紀一次在華盛頓州建晶圓廠的失敗經驗,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他認為在美國建晶圓廠「將是一項耗資巨大、徒勞無功的行動」,「成本太高會導致在世界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紀思道在文章中說,美國沒有製造晶片是有道理的,我們因此認識到,這也是有代價的,如果花在晶圓廠補貼上的數百億美元用於減少兒童貧困和改善美國教育,也許能大幅會提高美國的競爭力。如果美國人的數學和台灣人一樣好,美國的晶圓廠可能也會更好。既然轉移生產地很難,保護晶片的最佳方式可能是努力地遏制和避免台灣海峽爆發戰爭。

文章來源:台積電,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

#台積電 #晶片 #張忠謀 #紀思道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