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2023年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案件急救成果表現出色,在消防局所有救護同仁、急救責任醫院及全體醫療指導醫師努力下,救活率46.31%,全國第1;康復出院率11.07%也高於全國平均值的6.61%。

市長高虹安表示,緊急救護是消防局最繁重的勤務,為了讓救護工作更專業,市府不斷提升救護人員與設備量能,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人數從2016年16位成長至去年已有41位,竹市救護車均全面配有自動心肺復甦機(LUCAS)、心臟電擊去顫器(AED)、電動骨針、12導程心電圖機與影像式喉頭鏡等先進設備,未來也將持續強化救護能量,守護市民健康。

高虹安說,市府非常重視消防救護工作,每年皆編列經費遴派4到6位優秀消防同仁參加為期近1年的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去年即結訓6位同仁,今年也將再增加6位,高級救護技術員總數今年將成長至47位,2年來成長率達25%,為歷年最高,更佔外勤救護員總數的21%。

消防局長李世恭表示,新竹市去年緊急救護案件2萬2250件,送醫人數約1萬8000人,緊急救護救活率從2011年的18.57%提升至2023年46.31%;完全康復率則從2011年0.4%提升至2023年的11.07%,更近乎全國平均康復率6.61%的2倍,皆位居全國縣市之冠,更超越六都。

他說,緊急救護工作中有「生命之鍊」6個環節,從「盡早打119求救」、「盡早施做CPR」、「盡早給予去顫電擊」、「盡早高級心臟救命術」、「醫院端心臟停止後照護」到「康復後復原」,環節之間的時間越短,病患存活率越高。

因此消防局119派遣員自受理報案即開始執行DA-CPR(線上CPR指導),透過報案內容評估患者意識及呼吸是否異常,進而電話指導施救者給予病人CPR按壓,如在公共場所更指導取用心臟去顫電擊器(AED),來為病人評估是否需要電擊,在民眾等候救護車到場前,把整個醫療急救啟動的時間往前,讓生命之鍊前3環緊密相扣,爭取黃金救命時間,這也是竹市消防局長久以來努力的目標,期望為維護市民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能量。

消防局救護總教官陳俊憲說,消防同仁執行救護工作很努力,每一分一秒都在和死神拚搏,亮眼的救活率、出院率成績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持續突破,他也會帶領同仁不間斷訓練,朝更好的成績努力,讓竹市救護品質更進步,共同守護市民的生命安全。

#新竹市 #OHCA #心肺停止 #消局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