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性朋友在「大姨媽」來之前,易有頭痛、水腫、情緒起伏大,在中醫觀點,這與「肝」有很大關係,如果肝功能正常,月經通常能順利來潮;反之,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氣機不通暢,就容易在月經前出現焦躁、情緒起伏或乳房脹痛等症狀。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師黃盟珠表示,有的女生在月經來潮之前,經常感覺雙腳腫脹、頭痛或容易感冒,其實這些症狀都算「經前症候群」的表現,可概略分為心理、生理、行為3大類,心理層面如焦躁、易怒、情緒低落,生理症狀則包含頭痛、乳房腫痛,而行為上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勁。
黃盟珠指出,中醫理論認為肝的功能有「肝藏血」、「肝主疏泄」,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氣機不通暢,就容易在月經前出現焦躁、情緒起伏、乳房脹痛等症狀,假設肝氣進一步鬱結,就容易有頭痛、易怒等情形,而若肝氣鬱結剋制脾土,脾土不能運化水溼,就容易導致水腫。
黃盟珠說,中醫在治療經前症候群時,以「疏肝解鬱」為首要,使肝氣條達,再配合個人體質調整,例如原本有脾虛溼盛的人要健脾利溼,腎氣虛的的人要補腎,氣血虛的的人則應補養氣血。
個人保養方面,黃盟珠建議「多運動、多吃綠色蔬菜」,運動能帶動全身氣血循環,產生腦內啡,生理、心理層面症狀都可以改善;攝取花椰菜、菠菜及適量的堅果,其含有維生素B群以及鎂離子,可以幫助穩定情緒,另外富含維他命E的酪梨、黑芝麻、小魚乾,可以強化身體抗氧化反應,讓心情跟精神變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