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人日報》報導,今年,首屆養老專業大學生畢業,被眾多養老機構「搶聘」。通過契合市場需求的學習和實踐,這些「青春養老人」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實現了從校園到工作崗位的無縫銜接。
9月3日,山東女子學院迎來2024級新生報到,該校備受關注的養老專業也迎來了一批「萌新」,養老服務管理和健康服務與管理兩個專業共迎來大學新生473人。
2019年10月,大陸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發文,鼓勵引導普通本科高校設置家政學、老年醫學等養老相關專業。
2020年9月,山東女子學院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成為大陸全國首批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並於當年招生的大學院校。今年夏天,兩所學校近百名養老專業本科生畢業,被眾多養老機構「搶聘」。
這些帶著蓬勃朝氣進入養老行業的畢業生,又被稱為「青春養老人」。他們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前景如何?如何為養老行業培養更多新生力量?
400多個崗位面向64名畢業生
畢業季時,山東女子學院舉辦了一次就業雙選會,35家養老機構及企業為山東女子學院64名養老服務管理大學應屆畢業生提供了「養老管家」、「社工專員」等400餘個工作崗位。
崗位數量遠多於畢業生數量的情況,也出現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舉辦的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專場就業實習招聘會中。
據瞭解,這些養老機構和企業採取多種策略來吸引畢業生前來就業。一些企業開發了「照護師」、「老年評估師」等新職位,並提供了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一些機構提供行業內具有競爭力的薪酬,並承諾提供全面的保險福利;還有企業強調其獨特的企業文化和舒適的工作環境。
來自北京市延慶區的某康養機構人事部負責人孟先生表示,目前人才供給與需求的失衡是全國養老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其中,年輕專業人才尤為缺乏。「目前養老服務需求呈現多樣化、高品質化特點,這對養老服務人才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在孟先生看來,首批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本科生之所以受到青睞,是因為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高的專業素養,更瞭解先進養老技術和設備。隨著老年人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年輕的養老服務人才不僅能提供基礎照護,還能分享新知識,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孟先生認為,年輕大學生與老人之間容易建立親密和信任的關係,因為「老人們看到年輕人,就會想起自己的孫子孫女,自然而然會產生親切感」。
實現從校園到工作崗位的無縫銜接
「招聘企業和崗位比我想象中要多很多,崗位涉及養老行業的整個鏈條。」作為首屆養老服務專業大學畢業生,來自山東女子學院的林曼青最終選擇進入山東一家知名養老社區工作。
和專科教育側重培養養老行業護理服務人員有所不同,大學的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重點培養能夠勝任養老機構運營管理的人才。報導稱,這些本科畢業生當年之所以選擇這一專業,主要是看好養老這一「朝陽產業」,認為發展前景好,能在其中找到發展空間。
今年年初,距畢業尚有半年之際,山東女子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首屆大學生陳瀟就接到了曾實習過的一家康養企業遞出的「橄欖枝」。該企業開出的條件很有吸引力:入職即擔任管理崗位,且待遇從優。陳瀟在參加了數場就業雙選會後,陸續收到了4個工作錄用通知。一番認真考慮後,她最終決定加入青島一家連鎖康養企業。
「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實現從校園到工作崗位的無縫銜接。」山東女子學院社會與法學院院長閆小紅說。
在山東女子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畢業生劉莎莎看來,她上的專業課非常注重實踐,上課形式以討論為主,老師從不照本宣科。在大二的課堂上,她曾參與關於老人安全保護的討論。實習期間,她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工作中,向實習單位提出了「在門廳靠牆處設置雙層扶手」等針對老人安全保護措施的建議。
據介紹,為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山東女子學院與眾多養老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增強學生實踐經驗。
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在專業課老師的安排與牽線下,學生們從大一開始就進入養老機構實習,從基礎的護理崗做起,逐漸過渡到運營管理崗,從而瞭解整個機構的運營方式。
從「招進來」到「留下來」
據介紹,這兩所大學的首屆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大學生中,大多數學生選擇留在養老行業。
儘管有較高比例的學生願意投身養老行業,但人才留存問題依然存在。孟先生直言,他所在的企業中,超半數的年輕人在2年內離職。「高流動性和流失率是養老行業長期面臨的挑戰。」
除了工作強度大和社會認同度低,對行業瞭解不足所導致的心理落差,也是影響年輕人留存率的重要因素。
為應對這一問題,山東女子學院正致力於深化學生對養老行業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在人才培養方案上,山東女子學院通過大量市場調研,依據養老行業崗位技能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隨後,積極尋求和相關企業的合作,從教材研發到線上培訓課程的建設,均有企業的深度參與,確保教學內容符合企業需求。
閆小紅表示:「學生在校期間,我們通過教學活動和實踐項目,幫助學生們建立對老年人需求的深刻認識,培養他們尊老敬老、為老助老的職業情懷。」
陳瀟說,一次課上,老師帶來了著裝式癱瘓護理模擬裝置、著裝式老年行動模擬裝置等,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老年人的身心狀態。「穿戴上裝置後,行動艱難,下樓梯時一不小心就摔跤,又煩躁又無奈。」陳瀟描述了穿戴模擬裝置後的感受。
「這種教學方法有助於增進學生對老年人的同理心,理解老人的服務需求,培養了學生的細心和耐心,讓他們在工作中能為老人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山東女子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教研室主任陳姝君說。
孟先生認為,「從用人單位提供的職業發展路徑來看,有愛心、踏實肯幹的年輕大學生工作兩到三年將有機會獲得職位晉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