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7日在WTO爭端解決機制會議上,美中之間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論戰。大陸駐WTO大使李成鋼批評美國是「單邊主義的霸凌者、多邊體制的破壞者和全球供應鏈的擾亂者。」罵得是暢快淋漓。
而美國只能軟弱的回應,甚至遷怒WTO說:「一個充當中國大陸非市場政策和行為盾牌的WTO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70多年來美國堅持的立場是國安問題不能放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審查。」
事情起源於2017年美國商務部依據其《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就「進口鋼鐵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啟動調查,隨後調查貨品加入鋁製品,並於2018年3月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分別加徵25%、10%關稅,引發大陸、挪威、瑞士和土耳其4國在WTO對美國提起訴訟。
案經WTO組織專家小組審查,去年12月9日認定美國違反WTO規定,認為美國不能以「安全」例外作為加徵關稅的理由。美國貿易代表隨後發表聲明,美國不會把國家安全的決定權交給WTO。美國駐WTO大使帕根並宣稱,將對WTO提出上訴。可笑的是,WTO上訴機構新法官的任命遭前美國總統川普杯葛,自2019年凍結至今,造成美國的上訴無法處理的報應。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到美國動輒引用「國家安全」為理由實施貿易制裁、不甩多邊貿易規範、挑動貿易緊張的舉措,完全坐實了大陸的指控。
在美國擴大防堵大陸半導體科技與產業進步之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循著分工原則,各經濟體依其競爭力加入供應鏈,促使半導體創新產生良性循環,應用快速滲透到民生、科技與國防各領域,帶來世界的進步與人民生活福祉提升。
對於大陸與亞洲國家藉著全球化在科技領域持續追趕,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資深專家Adam Segal於2011年出版的《Advantage:How American Innovation Can Overcome the Asian Challenge》一書就指出:美國最佳的創新策略是維持世代的領先。依據Segal的看法,讓落後國家進步,同時維持美國的創新領先,這才是符合美國的最高利益。
到了川普和拜登政府卻大幅改變此策略,破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與創新循環,甚至運用長臂管轄權逼迫盟邦加入對大陸的管制。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為商務部於去年10 月所公布新的全方位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相關出口管制規定解釋說,過去美國對大陸的策略是在科技方面維持世代領先,但由於大陸採行軍民融合主義,以及追求產業與科技自主,竊取美國智財權,促使美國改採盡可能大幅度領先大陸科技與抑制大陸軍事能力的政策。
但蘇利文所說根本是經不起一問的遁詞。大陸追求科技與產業自主的《中國製造2025》早就在2015年由其國務院公布,並非始自今日;而且美國現今追求先進半導體製造自主,與中國大陸又有何異!至於軍民融合,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於2005年出版的《中國大陸國防工業的新方向》一書即有完整詳細的陳述,為何到現今美國政府才恍然大悟?蘇利文的說詞無非是在掩飾其「美國優先」的一己之私。美官員類此替其政府文過飾非的謊言,可謂俯拾皆是。
本月14日美國媒體《Politico》刊登了〈Taiwan’s Tec King to Nancy Pelosi:U.S. Is in Over Its Head〉,報導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時,張忠謀對裴洛西直言警告:如果美國以為花大錢就可快速進入最複雜的電子製造市場,那就「過於天真」了。
該報導引起台灣的關注,主要是因台積電在得不到自己政府力挺下,被美國政府施壓前往投資,前途成敗未卜。可是大家卻忽略了美國還塞給了台積電另一顆「毒丸」,那就是接受美國政府的補助之後,台積電不可以擴充或新增投資大陸廠的先進製程,衝擊台積電在大陸既有投資與布局。美國的出招要不是連環套,就是一石多鳥;若是不疑,還能有活路嗎?(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前經濟部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