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宴席上最常見的甜點客家糍粑。(謝明俊攝)
客家宴席上最常見的甜點客家糍粑。(謝明俊攝)
客家料理教習會上示範如何剁出漂亮的雞盤。(謝明俊攝)
客家料理教習會上示範如何剁出漂亮的雞盤。(謝明俊攝)
80歲的劉阿婆最擅長客家四炒料理,劉阿婆正在炒木耳豬肺鳳梨。(謝明俊攝)
80歲的劉阿婆最擅長客家四炒料理,劉阿婆正在炒木耳豬肺鳳梨。(謝明俊攝)
客家傳統料理四炆都要以蒸籠小火慢燉。(謝明俊攝)
客家傳統料理四炆都要以蒸籠小火慢燉。(謝明俊攝)
立委徐志榮夫人王慧珍與鄉親歡樂相聚觀摩客家四炆四炒製作。(謝明俊攝)
立委徐志榮夫人王慧珍與鄉親歡樂相聚觀摩客家四炆四炒製作。(謝明俊攝)

苗栗縣公館鄉是傳統客庄所在,客家文化中請客都以「四炆四炒」為主,成了客家美食中代表之一,為了傳承這項客家傳統菜色,公館鄉出身的縣議員孫素娥與公館鄉婦女會每年都會舉辦四炆四炒教習會,請來高齡80的劉阿婆來教導大家烹調炒製四炆四炒,一起傳承這項客家美食。

為了鼓勵保存客家「四炆四炒」美食技藝,苗栗縣長徐耀昌、縣議長鍾東錦、立委徐志榮夫人王慧珍、縣議員孫素娥、余文忠都親自到場觀摩、品嚐最傳統的四炆四炒料理,尤其是劉阿婆特別準備了現已難得一見的豬肺來炒製木耳、鳳梨,完成最標準的豬肺木耳炒鳳梨,讓徐耀昌連聲讚好。

傳統客家人宴客都會準備四炆四炒等共8道菜,以表示對客人的最高敬意,所謂「四炆」包括,炆爌肉、炆筍干、炆排骨蘿蔔湯及炆鹹菜豬肚湯。所謂的「炆」有小火慢燉的意涵,因此,這些菜都必須花費相當時間精燉完成。四炆都有大量的肥湯,和濃郁的香氣,如果有吃剩的菜尾,可以混雜一起共熱後,更有特殊的風味,是許多客家人兒時美食的回憶。

至於四炒則包括了炒肉、炒木耳豬肺鳳梨、炒芹菜豆皮、炒薑絲大腸等,炒肉就是目前外界所稱客家小炒,客家正式名稱為炒肉,基本材料包括芹菜、豆干、魷魚干、葱、三層肉絲等,喜觀吃辣的人還可加上辣椒。目前要做四炒菜色,最困難的1道菜算是炒木耳豬肺鳳梨了,因為其中必備的食材豬肺,已不易取得,必須事先向傳統豬肉攤訂購才能取得,因此,有許多人炒作時省去豬肺,但也失去傳統味道。

8日應邀前來教導四炆四炒的劉阿婆,從事客家料理長達40多年,目前雖已80歲,但翻動起大鏟仍非常輕鬆,她堅持料理食材須依照傳統要求,才能炒出最道地的客家美食。而8日的料理教習,還加上土雞盤和客家糍粑,一共10道菜,象徵著十全十美。

#四炆四炒 #傳統 #豬肺 #公館鄉 #鳳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