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傳出康寧大學台南校區三系共18名斯里蘭卡延畢生無法畢業,校方當時承諾協助,卻迄今未果,學生苦於拿不到文憑,主動寫信給外交部與行政院反映之後,教育部即將在12月16日開會討論。對此,私校工會呼籲政府部門千萬不要讓學校再推託,如果沒有妥善處理,最後恐怕釀成外交危機事件。

康寧大學18名斯里蘭卡延畢生分別就讀健康數位科技系、資訊傳播系、應用外語系,目前已「大五」,校方當時堅持這批外籍生並非在校生,如果想畢業,得另花學分費寒暑修,或是跨校選修。

私校工會9月行文教育部,提到這18名斯里蘭卡籍學生修業滿4年,但尚未完成畢業學分,校方雖表明主動開設共6門課程、14學分的暑修課程,但作法簡略,未向學生說明修課費用、時間,溝通與輔導方面皆已失職。

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這起康寧大學外籍生問題仍未解決,校方始終拒絶開課,學生苦不堪言,因此主動寫信給外交部,外交部建議學生向行政院反映,行政院接獲陳情後,才由教育部回覆學生說要開會,否則教育部仍是不處理。

尤榮輝說,康寧大學對此案的態度就是不斷推拖,強調依照內部法規,校方只能在寒暑假開課,並且修課人數至少要10人,才符合開課條件,但這批斯里蘭卡外籍生的經濟條件不好,無法負擔校方要求的學分費,學權大受傷害,教育部對此嚴重失職,未盡責監督,希望能嚴正以對,不能讓學校再推拖下去,否則恐怕釀能外交危機事件。

教育部回應,針對此案,已在110學年度開學前,邀校方、教師及學生等召集會議了解,並兩次函請學校,應確實依〈教育部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維護斯籍學生受教權益,針對仍有學籍之在學生應持續開班授課。

教育部認為,必修課為必要開設,選修課程可依學生實際需求或協調學生達一定人數始開設,並請學校提送改善計畫報部。

教育部也提到,因校方所提改善計畫與學生陳情訴求尚有落差,部內已邀集校方與師生,將召開會議商定續處措施,以維護學生受教權益。

#延畢生 #校方 #教育部 #康寧大學 #斯里蘭卡